七十年代,在太行山深处王家庄,王老汉是生产队的大把,(就是赶马车的),他儿子王小二通过媒婆介绍在大杨庄找了个对象杨槐花,还没结婚,当年秋天,王大把给生产队犁豆地,休息时在地边吸毛烟,这时正好杨槐花他爹从此地经过,他和王老汉打声招呼就走了,王老汉也没让他吸烟,回家后杨槐花他爹找到媒婆要求退婚,媒婆找到王老汉问原因,王老汉说,因为穷,我当时吸的豆叶,怎么敢让亲家吸?媒婆把情况说给杨槐花他爹,杨老汉说他能吸豆叶我也能吸豆叶,现在谁不穷阿? 现在想想这事儿,特别有年代感。七十年代的农村,谁家不是紧巴巴过活?庄稼人抽烟哪有现在的纸烟、过滤嘴?大多是自家晒的豆叶、玉米叶,卷成小筒子当烟抽,呛得人直咳嗽,可解乏啊。王老汉没让亲家抽烟,不是抠门,是觉得拿豆叶烟待客“上不了台面”,可杨老汉一句话就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他能吸豆叶我也能吸豆叶,现在谁不穷啊?” 那时候的人实在,穷归穷,心却不生分。杨老汉没挑理,反而理解王老汉的难处,这婚不仅没退,后来还成了村里的美谈,现在王家庄还流传着“杨老汉嫁闺女,豆叶照吸”的说法。比起现在有些讲究“排面”的婚事儿,那会儿的真诚反而更让人暖心——日子再难,人心贴在一起,比啥都强。 MCN双量进阶计划
七十年代,在太行山深处王家庄,王老汉是生产队的大把,(就是赶马车的),他儿子王小
半城繁华半城殇
2025-11-21 09:09:19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