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火烧了1000多天,美国终于品出不对劲了!原来中国三年前就选对了,当初他们以为能速战速决拖垮俄罗斯,谁知冲突竟滚成二战后欧洲最大的战争漩涡,自己砸进去的3500亿美元打了水漂,盟友闹掰了,对手反而更硬了…… 当初美国的账算得比自家超市促销还精,觉得只要把武器和钱源源不断砸给乌克兰,俄罗斯就得陷入消耗战,用不了多久就该经济崩盘、军事枯竭。 美国国会实打实批准的对乌援助就有1750亿美元,算上各种隐性成本凑够3500亿真不是虚数,可这些钱没几个真正用到前线。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自己都抱怨,账面上看着快2000亿美元,实际收到的还不到760亿,剩下的钱去哪儿了谁也说不清楚。 后来才知道,这里面有600多亿被划到了“与战争有关的其他项目”,还有一大半干脆留在了美国国内——毕竟武器要在美国工厂生产,钱自然就进了美国军工企业的口袋,布林肯都直言不讳,这些援助能给美国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合着乌克兰战场成了美国军工的“提款机”。 没进美国口袋的那些钱,也没好到哪儿去,不少直接流进了乌克兰的腐败黑洞。去年11月曝光的能源系统腐败案就闹得沸沸扬扬,涉案金额高达1亿美元,泽连斯基的多年亲信、当年帮他竞选总统的商人明季奇是核心操盘者,从国家原子能公司的合同里抽成15%,眼看着要被抓现行,人家连夜逃到了以色列。 这事儿直接逼得现任能源部长辞职,前能源部长被停职,连前副总理都卷了进去。要知道那时候俄罗斯正密集空袭乌克兰基础设施,全国都在过冬的供电压力下煎熬,自家高官却在偷能源款,别说美国纳税人看不下去,连欧盟都坐不住了,德国外长直接放话,不打击腐败就别想再要支持,匈牙利更是借机要求欧盟停掉援助,这钱花得真是既窝囊又讽刺。 美国本想拉着盟友一起“围堵”俄罗斯,结果把盟友坑得叫苦连天,裂痕越撕越大。欧洲国家跟着美国搞对俄制裁,最先被反噬的就是自己的能源和经济。 俄罗斯断了天然气供应后,德国工业成本飙升,不少工厂要么减产要么迁走,曾经的制造业优势被戳得千疮百孔。 波兰和乌克兰更是闹得不可开交,先是因为粮食出口问题互相设限,后来又在援助物资分配上吵得面红耳赤,波兰甚至直接喊停对乌武器援助,说要“优先保障本国安全”。 欧盟内部更是分成几派,匈牙利次次否决对乌援助法案,法国、意大利私下里都在抱怨援助负担太重,原本铁板一块的盟友圈,硬是被这场持久战磨成了散沙,美国想再号召大家出钱出力,响应的声音越来越小。 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俄罗斯不仅没被拖垮,反而越打越硬气。当初预测的经济崩盘压根没出现,2022年俄罗斯GDP还涨了不少,2023年即便有波动,年底普京直接宣布增长3.5%,早从之前的下滑里缓了过来。 这背后多亏了能源出口的转向,欧洲不买了,俄罗斯就把石油、天然气卖给中国、印度,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都冲到244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中国占了俄罗斯对外贸易的三分之一还多。 结算方式也换了花样,美元欧元的份额降到24%,人民币结算占比都到40%了,等于绕开了美国的金融制裁。 军事上更不用说,俄罗斯军工联合体订单排得满满当当,去年11月普京直接证实,已经有了“榛树”新型高超音速导弹的库存,这导弹能以10马赫的速度飞,还能携带多个弹头,目前没有反导系统能拦截,世界上其他国家至少得一两年才能搞出来,人家已经能批量生产了。 美国给乌克兰送的ATACMS导弹刚用上,俄罗斯立马用新导弹反击,前线主动权压根没像美国预想的那样倒向乌克兰。 这时候再看中国三年前的选择,简直是把“清醒”写在了脸上。从冲突一开始,中国就说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做判断,在和平和战争之间选和平,在对话和制裁之间选对话,还专门发布了12点的立场文件,从停火止战到战后重建都考虑到了。 美国当初还抹黑中国“偏袒俄罗斯”,可事实是中国从没给任何一方送过武器,反倒是美国自己向乌克兰输送了超过30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还四处煽风点火。 中国一边保持中立劝和促谈,一边和俄罗斯正常做贸易,既没像欧洲那样被能源卡脖子,也没像美国那样砸钱打水漂,2024年中俄联合推进的大型项目就有86个,投资额高达18万亿卢布,把精力全用在了实实在在的发展上。 美国现在大概也琢磨过味儿了,之前还骂中国的和平计划“空洞”,后来布林肯又改口说里面有“积极内容”,甚至承认中国能发挥“有助益的作用”。 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3500亿美元花出去了,盟友的心散了,俄罗斯的导弹库更满了,自己反倒落了个“拱火者”的名声。 再看看中国,三年前选的中立路越走越稳,既维护了和平形象,又保住了发展利益,两相对比,谁选对了谁算错了,答案早就明明白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