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那么小,二战时却有力量侵略那么多国家?因为说白了,日本其实一点也不小,

茂盛楼兰 2025-11-21 11:37:44

为什么日本那么小,二战时却有力量侵略那么多国家?因为说白了,日本其实一点也不小,人口也不少,在当时是东亚唯一的列强。 二战时的日本早就不是本土那37万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了,甲午战争后它抢了台湾岛、澎湖列岛和朝鲜半岛,领土直接翻倍;日俄战争又夺了东北部分土地和半个库页岛。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整个中国东北都被它收入囊中,加上之前占有的旅顺、大连租借地和南库页岛,其实际控制的陆地面积已远超本土数倍。 到1940年前后,算上朝鲜、台湾等殖民地,日本统治区域的人口更是凑出了“一亿”的规模——本土7311万加上殖民地3211万,这“一亿一心”的口号背后,本质是把殖民地百姓绑上侵略战车的算计,别小看这数字,在当时东亚,能有这般人口体量的国家屈指可数,而这些人口既提供了兵源,也成了被压榨的劳动力。 而且,日本是当时东亚唯一完成工业化的主儿,1868年明治维新后,它踩着邻居的血泪一路狂奔,到1937年,工业总产值已达60亿美元,是中国的4.4倍;钢铁产量更夸张,580万吨对4万吨,145倍的差距直接决定了双方的武器产能——日本当年造了1580架飞机、9500辆汽车,中国这两项几乎为零。 这种工业实力可不是凭空来的,东北的抚顺石油每年13万吨全送日本海军炼潜艇用油,黑龙江夹皮沟金矿仅1940到1945年就被掠走2300多公斤黄金,杨家杖子的铅矿全供日本海军造蓄电池,靠抢来的资源喂大工业,再用工业产品去抢更多资源,这循环玩得相当熟练。 所以,说它是东亚唯一列强真没夸张,1937年日本GDP排世界第六,虽不及美德,但在东亚已无对手。其工业结构更是为战争量身定做,重工业占工业产值的63%,军工体系完整到能自主生产坦克、军舰。 反观当时的中国,连像样的兵工厂都没几个,八路军平均三人一杆枪,每枪三发子弹,这哪是打仗,简直是用血肉填鸿沟,日俄战争时,日本就敢以弱胜强从俄国手里抢东北权益,一战后更是独吞德国在山东的利益,东亚诸国要么积弱要么沦为殖民地,没人能按住它的野心。 但其实日本这“大国”水分不小,本土资源匮乏到九成石油靠进口,所谓的实力根本是建立在掠夺之上,1941年跟美国开战时,它工业产值才美国的1/20多,石油产量更是零头都不够,最后被揍得投降一点不意外,但话说回来,在当时的东亚,它确实靠着早一步工业化、狠下心抢地盘,攒出了侵略的资本。 现在回头看,把日本当成“弹丸小国”实在天真,它清楚自身短板,所以靠侵略补缺口,用殖民地的土地和人口撑场面,再用工业优势碾压农业国,但这种建立在剥削和暴力上的“强大”根本经不起推敲,一旦失去掠夺来源,或遇上真正的工业强国,立刻就露出了外强中干的本质。 那些被它算进“一亿”的殖民地人民从未真心依附,被掠夺的资源也填不满其无穷的野心,最终战败不过是历史的必然,而我们该记住的,是“弱小就要挨打”的教训,永远不要小瞧了日本的野心,毕竟把潜在威胁当成弹丸之地,才是最危险的疏忽!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茂盛楼兰

茂盛楼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