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北方邻居大俄,没提前打招呼,也不先发通告,人家今天直接就在日本海试射导弹!看出来了吗?这才是对付小日子的正确做法。为啥小日子从来不敢在大俄面前造次,背后可是有原因的!俄罗斯当年击溃了关东军,俘虏了几十万士兵,硬生生把他们送到西伯利亚去干苦力,这段痛苦早已深深刻在他们的民族记忆里。 这次大俄的导弹一升空,明眼人都知道是冲着日本刚出炉的新版防卫白皮书来的。 小日子前段时间刚在白皮书上大做文章,字里行间都在渲染 “俄罗斯军事威胁”,还把北方四岛的主权问题重新摆上台面,甚至暗示要和美国联手强化在远东的军事部署。 这种小动作在大俄眼里根本藏不住,与其口头警告磨磨唧唧,不如直接拉上导弹到日本海亮个相,用实力说话才是战斗民族的风格。 要说日本对俄罗斯的忌惮,可不是装出来的,根源得往七十多年前的二战末期捋。 1945年8月,苏联百万大军横扫中国东北,号称“皇军之花”的关东军连一个星期都没撑住就全线溃败。 当时苏联俘虏了足足 60 多万日本战俘,没跟日本商量就直接押往西伯利亚。 那地方冬天能到零下几十度,战俘们穿着单衣挖煤、修铁路,光是第一年就有好几万人没熬过去。 这段被冻饿和苦役支配的经历,成了日本民族挥之不去的阴影,直到现在提起西伯利亚,不少日本老人还会打哆嗦。 这种刻在骨子里的敬畏,可比任何外交辞令都管用。 这些年大俄对付日本的套路从来没变过,就是用硬实力把底线划得明明白白。 军事上从来不含糊,除了这次的导弹试射,每年都会在北方四岛附近搞几次大规模军事演习,坦克、战机、登陆舰轮番登场,就是要让日本看清双方的实力差距。 去年更狠,直接把 S-300V4防空导弹系统部署到了争议岛屿上,等于把防御圈架到了日本家门口。 经济上大俄也有招,日本一直想从俄罗斯进口便宜的天然气和木材,大俄说限制就限制,让日本企业的麻烦不断。 面对大俄的强硬,日本的反应总是透着股小心翼翼。 就像这次导弹试射,日本自卫队虽然第一时间派出了护卫舰和侦察机跟踪监控,防卫省也赶紧发布了“俄导弹未落入日本领海”的通报,但从头到尾没敢说一句硬话,连抗议声明都写得软乎乎的,只强调“将持续关注俄方动向”。 这种低调不是没脾气,是真的知道惹不起——当年关东军的下场摆着,现在俄罗斯的核武库更是全球第一,真把大俄惹毛了,可没有好果子吃。 其实俄日之间的较劲一直没停过,北方四岛的主权争议就是绕不开的坎,日本每年都要提几次“归还领土”,但俄罗斯的态度从来都是“门都没有”,普京甚至说过“俄罗斯的领土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但双方都在暗中守着底线,俄罗斯的导弹每次都打在日本海公海区域,从不会越界;日本再不满,也只是派船跟踪,绝不会做出拦截或挑衅的动作。 这种无声的对峙,本质上就是实力的较量。日本靠着美国撑腰,在东亚偶尔蹦跶两下,但在俄罗斯这个“硬茬子”面前,永远不敢放太开。 这次日本海的导弹轰鸣声,不过是又一次提醒小日子:历史账没那么容易翻篇,想在大俄面前耍花样,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毕竟战斗民族的脾气,从来都是用导弹而不是嘴皮子说话,这一点,日本早就刻在心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