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网有人拿“名将”说事质疑中国?看完朝鲜战争的史实,他们该闭嘴了!外网一个美国人傲慢地问,中国为何没有世界名将,美国却名将如云?一个中国网友是这样回答的,美国确实名将如云,毕业于西点军校的陆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世界著名军事家、西点军校的四星上将李奇微,还有四星上将克拉克,他们不仅都是名震世界的名将,而且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做过朝鲜战争的联合国军总司令。 这话一出,外网瞬间安静!可这位美国网友怕是忘了,所谓“名将”,从来不是靠名校光环和军衔堆砌,而是靠实打实的战绩说话——更别提这三位“名将”,全栽在了中国军人手里!麦克阿瑟当年何等狂妄,仁川登陆后号称“圣诞节前结束战争”,扬言要把战火烧到鸭绿江,结果在长津湖遇上了志愿军第九兵团。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里,志愿军战士穿着单衣啃冻土豆,趴在雪地里一动不动,哪怕冻成冰雕也坚守阵地,硬是把装备精良的美军王牌陆战一师逼进了死胡同。侥幸突围的士兵回忆时仍心有余悸:“那是一场被冻住的厮杀,中国人比冰雪更可怕。”这场战役让麦克阿瑟颜面尽失,直接被杜鲁门解职,临走前都没明白,为何装备落后的志愿军能打出如此绝境反击。 接替麦克阿瑟的李奇微,确实摸清了志愿军“礼拜攻势”的短板,搞起了“磁性战术”,靠着后勤优势一度让前线部队陷入被动。可他没料到,志愿军将领们总能在绝境中寻得生机——彭老总果断调整战术,采取“零敲牛皮糖”的打法,每次集中优势兵力啃掉美军一个连、一个排,积小胜为大胜,慢慢磨掉美军的锐气;上甘岭战役中,秦基伟率领十五军,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顶住了美军190万发炮弹、5000多枚炸弹的狂轰,山头被削低两米,却始终没让阵地失守,硬是把“范弗里特弹药量”打成了笑话。那些躲在坑道里的战士,喝着掺着泥沙的雨水,嚼着压缩饼干碎屑,哪怕身负重伤也绝不退缩,李奇微到最后也没能突破志愿军的钢铁防线,只能在谈判桌上接受僵局。 至于克拉克,更是创造了一个尴尬的纪录——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将军。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停战协定签字仪式上,克拉克脸色铁青,后来在回忆录里坦言:“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那就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而他对面的志愿军将领们,没有西点军校的文凭,没有五星上将的军衔,有的只是从战火中淬炼出的智慧和保家卫国的决心。彭老总出身农家,早年扛过锄头当过兵,却能在朝鲜战场指挥百万大军,打出“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杨得志、杨勇等将领,个个都是从长征、抗战、解放战争里拼杀出来的硬骨头,他们不懂什么“名校理论”,却懂“知己知彼”,懂“保家卫国”的信念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那位美国网友的傲慢,本质上是对历史的无知。美国所谓的“名将如云”,背后是强大的国力和先进的装备支撑,可他们面对的,是一支为了守护家园、甘愿付出一切的中国军队。中国从不缺名将,只是我们的名将,从不追求“名震世界”的虚名,只在乎家国安宁、百姓安康。他们的战绩,刻在朝鲜战场的冰雪里,刻在上甘岭的焦土上,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这样的名将,才是真正值得我们铭记的英雄! 你还知道哪些朝鲜战场的英雄将领?评论区说说~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