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又在兴奋什么呢?退役海军指挥官达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地图,说要在台海有

文史典个 2025-11-22 13:15:55

印媒又在兴奋什么呢?退役海军指挥官达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地图,说要在台海有事时,印度出兵趁机从后面打进去,还要从拉达克进军新疆。   桑迪普·达万其实并非首次发表激进涉华言论,早在2020年中印边境局势紧张时,他就公开炒作类似话题。   这次,他不仅带上了自绘的路线图,还明确提出印度可以在台海危机时“趁火打劫”,将藏疆纳入印度控制,这种言论虽荒谬,却在部分印度媒体引发了“兴奋”。   印度部分主流媒体对这类言论的报道热度极高,甚至反复强调所谓“军事战略价值”,渲染印军能在台海危机中发挥“关键作用”。   而对于达万“退役军官”的身份和其观点与官方立场的区别,媒体却有意淡化,目的就是制造舆论热点,营造出“印度可以趁机牟利”的氛围。   但仔细分析,达万的设想完全脱离现实,首先从军事角度看,中印边境地形极其复杂,中国西部拥有完善的高铁和公路网,解放军在高原部署无人机、特种装甲装备,边境监控无死角。   反观印度,拉达克地区补给依赖季节性公路,冬季常常中断,后勤体系一遇恶劣天气就会瘫痪。   历史上1962年中印冲突,印军已经惨败了一次,几十年过去,双方军力差距不仅没缩小,反而拉大,如今中国边防部队现代化水平远超印度,挑衅只会换来更彻底的反击。   原本以为台海有事,这泼天的军功只有东部和南部两个战区的份,没想到西战区居然也有仗可打。   2024年中印贸易额达1384亿美元,印度制造业设备、原料药等大量依赖中国进口。   一旦冲突升级,中国反制措施会让印度多个产业链瞬间断裂,通胀飙升,经济复苏前景堪忧,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国际投资信心。   更关键的是,印度如果贸然干涉台海或边境事务,将在外交上陷入孤立。   台疆藏事务均属中国核心主权范畴,任何外部插手都违反国际法,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印度若介入,只会被国际社会广泛反对。   实际上,印度官方立场比媒体和极端人士理性许多,无论是外交部还是政府高层,都没有支持类似极端观点。   印度政府多次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希望中印通过对话解决分歧。2025年两国还恢复了直航、重开贸易站,说明理性合作才是主流。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媒体在报道达万言论时,往往有意无意地拔高印军实力。比如强调印度海军有航母,能与中国抗衡;鼓吹印度能控制马六甲海峡,威胁中国能源通道。   但事实上,印度海军规模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主力战舰和先进装备大多依赖进口,整体信息化、作战能力都与中国存在明显差距。   在陆地边境,印军在拉达克和中国对峙,双方各自部署了五六万兵力。可高原作战对体能、装备和补给要求极高。   印军在基础设施、后勤补给和装备适应性方面都处于下风,冬季一到,难以长期保持高强度对峙。   更不用说所谓“多线进攻新疆”,这种幻想根本不具备现实可操作性,中国西部边防不仅有地形和基础设施优势,卫星、无人机等现代监控体系也形成了全覆盖。   经济方面,印度近年来虽然经济增速快,但产业链依赖中国依然突出,比如医药、化工、电子制造等领域都离不开中国原材料和设备。一旦中印关系恶化,印度受到的冲击远大于中国。   外交上,印度近年来积极参与美日印澳四方机制(QUAD),希望借助外部力量牵制中国。   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都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真正关键时刻大概率不会为印度“火中取栗”,一旦印度贸然挑起争端,只会丧失现有的国际话语权。   地缘层面上,印度一旦对中国挑衅,巴基斯坦势必会在克什米尔配合中国行动,印度将陷入中巴双线压力。   而且,印度国内民族问题、分离主义风险本就突出,对外冲突只会加剧内部矛盾,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中国在台海和西部边境拥有绝对的威慑力和战略定力。解放军现代化水平全球领先,无论是高原作战还是远洋作战能力都远超印度。   一些印度媒体和极端退役军人喜欢通过炒作中国话题吸引眼球,争取流量。这种短视行为不仅无助于中印关系改善,还可能诱发更多误解和对立。对于两国民众和社会来说,保持理性、摒弃对抗情绪,才有利于南亚和平与发展。   印度官方并未对达万等人的极端言论背书,印军多次表示希望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维护边境和平稳定,这次也没有因为达万言论做出任何不正常的举动。   2025年以来,两国关系出现缓和迹象,直航和贸易恢复都说明合作比对抗更符合印度利益。   无论是退役军官的激进行为,还是媒体的炒作,都改变不了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这一事实,如果有什么外部势力真的要介入,那只会自取其辱。   参考信源: 印度,开始在涉台问题上反复横跳 2025-08-25 澎湃新闻

0 阅读:116

猜你喜欢

文史典个

文史典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