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华人表示,中国的手机支付是最傻的事情,每次都需要掏出手机扫码,输入密码才

云舟史策说 2025-11-22 14:05:17

一位美国华人表示,中国的手机支付是最傻的事情,每次都需要掏出手机扫码,输入密码才能够正常支付,哪像在美国拿出信用卡碰一下就可以了。   购买东西的时候手机对着二维码扫一下,钱就付出去了,不用输密码,也不用掏现金,这种免密支付在中国早就不是新鲜事,不管是几块钱的小额消费,还是在常去的超市、便利店购物,只要提前设置好权限,付款都能快到不用等。   有人可能会担心安全问题,其实这点不用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有明确要求,免密支付得用户自己主动开通,不会默认勾选。开通的时候会有清晰提醒,告诉用户哪些场景能用,要是不想用了,关闭通道也很方便,几步操作就能搞定。     再看看美国,那边现在还是以信用卡为主,虽然近几年苹果支付等发展得也挺快,出门 “碰一下” 手机就能付款,但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些支付方式本质上还是依赖传统的信用卡体系,“碰一下” 的背后,依旧是卡组织在运作。     对比下来,中国手机支付的效率确实更高,对准二维码一扫,只要通过指纹以及面容之后马上就可以完成付款,比用信用卡的时候,要先掏卡、再解锁、最后还要 “碰一下”,步骤少了不少,速度也快得多。   安全方面,中国手机支付的体系也更完善,有多重验证保障,每笔交易都会有提醒发到手机上,要是出现异常交易,系统还能及时冻结账户,之前就有手机丢失的情况,用户几分钟内完成挂失,最后一分钱都没损失。   而且中国的移动支付早就不只是 “付款” 这么简单了,缴水电费不用再跑营业厅,手机上点几下就能完成,去医院挂号,不用排队,手机操作就能预约,买车票也不用去售票窗口,提前在手机上买好,到时候直接刷码就行,甚至就连社区门禁充值,用手机也能搞定。   现在,农村卫生室、街边摆摊的小贩,还有山区的农户,都能通过一个二维码接入现代支付体系,不用装 POS 机,也不用像美国的商户那样,要承担 2%-3% 的刷卡手续费,对这些小商户来说,能省不少成本。   美国的 “碰一下” 支付虽然也方便,但一直依附于固定的信用卡生态,高额的刷卡手续费让很多小商户头疼不已,2024 年,美国零售商因为刷卡费损失超过 1100 亿美元,不少店铺没办法,只能设置最低消费门槛,低于一定金额就不让用信用卡付款。     其实两国支付方式的差异,说到底是制度和需求不一样,中国用二维码让几亿人不用再受 “用卡门槛” 的限制,花最少的成本就能享受普惠金融服务。   美国则是延续了已经成熟但成本较高的信用卡体系,毕竟这个体系已经运行多年,要改变没那么容易。     现在中国也在推进多元化的支付路线,大额消费可以刷卡,小额消费用二维码,要是有人习惯用现金,也能满足需求,这样不管是哪个群体,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支付方式。     说到底支付方式并无绝对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是是否合当地实情,支付方式发展迅猛,从扫码支付进化至“碰一下”,从国内普及迈向跨境应用,步伐从未停歇。   这不是盲目跟风,而是实实在在根据大众的真实需求去调整、去完善,最终目的就是让大家付款更方便、更省心。 对此,你还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云舟史策说

云舟史策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