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不怕,甚至期待再次跟中国发生战争?因为日本设想的是,中日冲突的战场无论

山河又月明 2025-11-22 14:18:32

为什么日本不怕,甚至期待再次跟中国发生战争?因为日本设想的是,中日冲突的战场无论怎样都会在中国或朝鲜半岛,而不是在日本本土。这种想法延续了一千多年,这种思维已经刻进了他们的战略骨子里。 日本这种把战场挡在本土之外的想法,真不是近代才冒出来的新鲜念头,往前数一千年,这条战略思路就已经刻在他们的骨子里了。早在唐高宗时期的白江口之战,日本第一次跟中原王朝正面对决,打的时候就特意把战场选在了朝鲜半岛附近的海域,自己本土连一兵一卒都没沾到。 那时候日本刚统一没多久,野心不小,想借着扶持朝鲜半岛的百济政权,把势力伸到东亚大陆,结果被唐军一顿胖揍,战船烧得只剩残骸。 可有意思的是,就算输得这么惨,日本本土一点事儿没有,天皇和贵族们该干嘛干嘛,这种“输了战争却保了老家”的经历,让他们尝到了甜头,也埋下了“战场必须外移”的种子。 到了明末万历年间,丰臣秀吉带着统一后的日本军队再次杀向朝鲜,这回的算盘打得更精了。他直言不讳要“席卷明国,合三国为一”,战略路线清清楚楚:先占朝鲜当跳板,再打中国东北,最后一路南下吞掉整个明朝。 为了让这个计划更像回事,他甚至连战后规划都做好了,天皇搬去北京,自己在宁波开幕府,把朝鲜半岛分给手下的功臣。 这场仗打了七年,日军在朝鲜烧杀抢掠,把半岛搅得鸡犬不宁,可日本本土却借着海运便利,源源不断输送粮草兵器,本土百姓的生活几乎没受影响。虽然最后被中朝联军打退,但日本还是没付出本土被攻击的代价,这种“冒险失败也不伤根基”的体验,让他们更加坚信这套战略逻辑的正确性。 再看现在日本的军事动向,完全就是这套千年逻辑的现代翻版,而且装备更先进,部署更细致。日本防卫省近几年最上心的就是西南方向那些离岛,像宫古岛、石垣岛这些地方,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也就一百多公里,刚好卡在第一岛链的关键位置。 他们在这些岛上修了不少弹药库和雷达站,还部署了12式反舰导弹的改进型,射程从原来的120公里提升到了900公里,从岛上发射就能覆盖中国东南沿海的大片区域。更明显的是,他们把陆上自卫队的“沿岸监视队”扩编成了“沿岸防御团”,人数翻了倍不说,还配了专门的机动战车和防空导弹,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就是把防御前线直接架到了别人家门口。 所谓的“宙斯盾系统搭载舰”更是个幌子,名义上是反导防御,实际上早就偷偷升级成了攻防一体的平台。日本和美国联合研制的SM-3 Block 2A导弹,最大作战距离超过1200公里,最大拦截高度能到500公里,这哪里是单纯的防御?从日本海域发射,既能拦截远处飞来的导弹,更能直接打击大陆纵深的目标。而且日本防卫省去年还宣布,要给这些宙斯盾舰加装远程巡航导弹,射程直接拉到1600公里,从东京湾开出去,就能瞄准中国腹地的重要目标。 这种“把炮口架在别人家门口”的操作,跟当年丰臣秀吉打朝鲜的思路如出一辙,都是想方设法让战火在别人的土地上燃烧。 跟欧洲合作研发电磁轨道炮的动作,更是把“战场外移”的心思摆到了台面上。这种武器虽然还在试验阶段,但日本已经明确说了,研发成功后要优先部署在西南离岛。电磁轨道炮不用火药,靠电磁力发射弹丸,速度能达到6倍音速以上,拦截导弹或者打击水面目标都很管用。 把这种武器放在前沿岛屿,相当于在本土前面加了一道几百公里的防御网,不管是对方的导弹还是军舰,都得先闯过这一关才能摸到日本本土。为了让这套系统能长期运转,日本还在离岛上修了专用的供电设施和弹药库,光宫古岛那一处的建设费用就花了近300亿日元,投入这么大,目的就是把拦截线推到最远。 日本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布局,背后离不开美国的撑腰,这俩人凑在一起,更是把“战场外移”玩出了新花样。驻日美军在冲绳、关岛这些地方的基地,早就成了日本的“安全后盾”,美军的B-52轰炸机从关岛起飞,配合日本的宙斯盾舰,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对东亚大陆的包围态势。 去年美日联合举行的“东方之盾”演习,更是直接把“保卫西南离岛”作为核心科目,双方出动了两万多兵力,还演练了如何快速向离岛输送导弹和兵力。 从历史上的白江口、万历朝鲜战争,到现在的离岛部署、导弹升级,日本这套“战场绝不沾本土”的战略从来就没变过。他们心里清楚,自己国土面积小,资源又少,一旦战场落到本土,不用打多久就会撑不住。 所以千年来一直想方设法把战火引到朝鲜半岛或者中国,哪怕输了也能保住根基。现在有了更先进的武器和美国的支持,他们就更有底气了,一边喊着“自卫”,一边把导弹、雷达密密麻麻部署在别人家门口。 这种刻在骨子里的战略思维,让他们始终觉得只要把战场外移就万事大吉,却忘了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的明朝,真要是把别人逼到份上,所谓的“本土安全”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幻想罢了。

0 阅读:79

猜你喜欢

山河又月明

山河又月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