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升温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宣布   2025年11月19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

史鉴奇谈 2025-11-22 16:12:14

局势升温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宣布   2025年11月19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说,乌军18日用美制导弹攻击了俄西部城市沃罗涅日,攻击被俄方拦截。同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发文称,18日夜间至19日凌晨,俄军再次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空袭,截至当天早晨,空袭已造成1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虽然双方都没有透露更多细节,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轮攻防已经比之前一段时间的零星冲突激烈了不少,尤其是乌军动用美制导弹攻击俄罗斯本土城市,这在近期的冲突中并不常见。   关于乌军使用的美制导弹型号,俄罗斯国防部暂时没有给出具体信息,但外界猜测大概率是美国之前援助的ATACMS导弹或者更先进的型号,这类导弹射程足以覆盖到沃罗涅日这样的纵深目标。   俄罗斯方面强调所有导弹都被成功拦截,这背后是他们部署在西部边境的S-400防空系统在发挥作用,这套系统一直被俄方视为守护本土空域的重要屏障。   不过即便拦截成功,导弹残骸坠落还是给沃罗涅日当地造成了一些影响,有居民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现场照片,能看到地面上有明显的爆炸痕迹,部分建筑物的玻璃也被震碎。   而乌克兰那边的情况则更让人揪心,泽连斯基没有具体说明空袭发生在哪些城市,但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基辅、哈尔科夫、敖德萨这些主要城市往往是俄军空袭的重点目标。   1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乌克兰紧急服务部门的人员在空袭结束后就立刻投入到救援工作中,他们在废墟中搜救幸存者,转运受伤群众到附近医院。   有乌克兰媒体报道称,俄军这次空袭使用了多种类型的弹药,包括巡航导弹和自杀式无人机,乌军的防空部队虽然进行了拦截,但还是有部分弹药突破了防线。   这轮冲突升级很快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在1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秘书长对局势恶化深感担忧,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避免采取可能加剧冲突的行动。   美国白宫也在当天发表声明,称注意到了俄乌双方的最新动态,强调美国会继续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但对于乌军攻击俄罗斯本土的行为,美方则选择了模糊其辞。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随后的记者会上表示,乌克兰使用美制导弹攻击俄本土是“极其危险的挑衅行为”,俄罗斯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障本土安全,同时让挑衅者付出代价。   乌克兰方面则反驳称,俄军的大规模空袭才是导致局势升级的根源,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的发文里还提到,乌克兰需要更多的防空武器来保护平民,希望西方盟友能尽快提供援助。   其实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俄乌双方的冲突就有逐渐升温的迹象,双方在前线的拉锯战变得更加频繁,无人机互袭的次数也明显增加,只是18日这次的攻防规模和性质都有所不同。   对于俄罗斯来说,沃罗涅日被攻击触动了他们的底线,因为这已经触及到本土安全,之前乌军的攻击更多集中在克里米亚或者顿巴斯地区,而这次直接打到了俄罗斯西部腹地。   乌克兰这边则认为,俄军的大规模空袭造成了平民伤亡,他们有权利进行反击,攻击俄罗斯的军事后勤节点也是为了削弱对方的作战能力,减少前线的压力。   现在最让人担心的是,这轮冲突升级会不会引发更大规模的对抗,毕竟双方现在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任何一个误判都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失控。   有军事专家分析认为,乌军使用美制导弹攻击俄本土,很可能会促使俄罗斯采取更加强硬的报复措施,比如加大对乌克兰基础设施的打击力度,或者向前线增派更多兵力。   而乌克兰方面显然也做好了应对准备,泽连斯基在发文后不久就召开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讨论当前的局势和应对策略,会议结束后没有对外公布具体内容,但氛围显得十分紧张。   国际社会的调解努力也在同步进行中,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表示,他已经分别与俄乌双方的外交官员通了电话,希望能推动双方回到谈判桌前。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双方都没有表现出愿意让步的迹象,俄罗斯坚持要乌克兰承认现有边界,而乌克兰则要求恢复到1991年的边界,这两个核心诉求之间的差距几乎无法弥合。   18日的这场攻防战就像一个导火索,让原本就紧张的俄乌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接下来几天的发展尤为关键,各方都在密切关注着双方的下一步动作。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最渴望的还是和平,无论是沃罗涅日的居民,还是乌克兰那些遭受空袭的城市里的人们,都不想再看到战火蔓延,只想能安稳地过好每一天。   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冲突一旦升级,就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脚,最后受苦的还是无辜的老百姓,这也是国际社会一直呼吁停火止战的重要原因。   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俄乌双方身上,希望他们能保持理性,不要让局势滑向更危险的边缘,毕竟和平谈判才是解决冲突的唯一正确途径。

0 阅读:15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