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有印度人放话:"我们会取代你们所有人,你们做什么都阻止不了。我们会娶这里的女人繁衍印度裔后代。我们入住的小区房价会跌到一折,而你们会消失。"这话真是够狂妄的。就拿加拿大的情况来说,现在印度裔在加拿大可是越来越有"存在感"了。 作为印度移民的主要目的地,加拿大的印度裔群体如今已是不可忽视的力量,这背后的影响和争议,或许能给我们提个醒。 加拿大的印度裔增长速度堪称惊人,2023年就达到约200万,占总人口超5%,到2025年更是接近290万,多伦多、温哥华等城市的印度裔比例都快到两成了。 印度连续多年是加拿大最大移民来源国,留学生、工作签证持有者占比极高,2025年上半年就拿下了加拿大45.8%的总签证量,足足83万多张。 这种爆发式增长带来的影响立竿见影:房租三年涨了42%,多伦多空置率跌到1.5%,本地年轻人住不起房,街头露宿者增多;就业市场上,印度裔占据了六成低端岗位,麦当劳等快餐店几乎全是印度年轻人,加拿大青年失业率飙到12%。 他们的政治影响力,2025年联邦大选有22名印度裔当选国会议员,占总数约5%,成为影响选举结果的关键群体。 反观国内,印度裔群体规模要小得多,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的外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大多是短期工作或留学人员,融入程度也有限。 但加拿大的例子已经说明,无节制的移民增长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是资源挤兑,就像加拿大那样,住房、就业岗位被大量占用,本地人的生活质量下降。 其次是文化冲突,印度移民保留着强烈的文化认同,加拿大的萨里区几乎成了“印度小镇”,种姓制度、宗教分歧等问题也开始显现,57%的加拿大本地居民认为新移民没接受本地价值观。 更严重的是可能引发社会分裂,加拿大因印度裔中的锡克教分离主义问题,还和印度爆发过外交危机,这种族群矛盾的隐患不容小觑。 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看法也两极分化。有网友看完加拿大的情况直言:“这种无底线的移民政策就是养虎为患,本地人的权益都被挤占了,房价物价飞涨,工作还被抢,换谁能忍?” 也有网友反驳:“不能一棍子打死,很多印度移民也是靠努力生活,但那种‘取代他人’的狂妄言论确实让人反感,移民应该是互相包容,不是单方面侵占。” 针对国内的情况,有网友表示:“咱们的移民政策还是要严格,不是排外,而是要有序控制,不然加拿大的今天可能就是某些地方的明天。” 还有网友理性分析:“关键是要让移民融入本地,而不是搞小圈子,尊重当地的文化和规则才是根本,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看似包容,实则让社区更孤立了。” 其实不管是哪个国家,合理的移民能带来活力,但无节制、无规划的涌入必然引发危机。加拿大已经尝到了苦果,2025年不得不下调移民目标,遣返大量低技能印度工人,但造成的社会裂痕很难修复。 国内目前的印度裔规模尚在可控范围,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 移民政策的核心应该是“有序”和“融入”,既要筛选优质人才,也要确保他们尊重本地的文化、规则和价值观,这样才能避免资源挤兑、文化冲突等问题。 毕竟,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合理的人口结构和和谐的族群关系,任何族群都不该有“取代他人”的狂妄想法,互相尊重、和平共处才是长久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