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最大的遗憾:拥有超8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美国却宁愿把世界工厂开到中国,也

白卉孔雀 2025-11-22 22:44:57

巴西最大的遗憾:拥有超8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美国却宁愿把世界工厂开到中国,也不愿意开在离自己很近的巴西。巴西的工业总产值还没有中国的零头多,现在连墨西哥都快要超过巴西了。 当里约热内卢的桑巴鼓点响彻街头,当内马尔的任意球划破圣保罗的夜空,很少有人会追问:这个坐拥亚马逊雨林和潘帕斯草原的国度,为何造不出一台能与中国抗衡的洗衣机? 地底下的铁矿砂在国际市场卖得红火时,巴西人习惯了数着美元过日子;大豆价格冲上云霄的年份,国会里甚至没人愿意讨论“工业振兴法案”。 税制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联邦税、州税、市税层层叠加,一家中型电子厂的会计团队规模,堪比中国同行的生产线工人数量。 从圣保罗的工厂到里约的港口,一辆满载零部件的卡车可能要在坑洼的公路上颠簸三天——这时间,足够中国长三角的货轮横跨太平洋抵达洛杉矶。 在巴西办一张营业执照,需要加盖17个公章,跑遍9个政府部门;而在中国东莞,这个过程最快只要3个工作日。 很少有人记得,上世纪70年代的圣保罗曾是“南美底特律”,菲亚特、大众的生产线昼夜轰鸣,国产飞机甚至能卖到中东——那时的巴西,GDP增速比现在的印度还快两个百分点。 转折点出现在80年代的“资源狂欢”,石油价格暴涨让政府沉迷于卖矿换汇,工厂的机器开始生锈,工程师跳槽去了沙特的油田。 当美国企业在全球选址时,巴西的高成本像一道无形的墙:工人月薪是中国的3倍,物流成本是墨西哥的5倍,而产业链配套率——连长三角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卢拉总统去年推出的“巴西新工业”计划,听起来雄心勃勃,但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已超90%,企业贷款利率高达13%,谁敢把钱投进一个随时可能变天的市场? 中国的世界工厂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深圳蛇口的开山炮炸出来的,是长三角的公路网织出来的,是千万工人在流水线上熬出来的——政策的连续性能让一个五年计划接一个五年计划,直到产业链的每个螺丝钉都刻上“中国制造”。 巴西不是没有机会,80%的电力来自水电,这在碳中和时代是块金字招牌;但问题在于,他们的电网连自己的工厂都喂不饱,去年圣保罗的工业区平均每月停电4次。 有人说巴西的工业是“被资源宠坏的孩子”,躺在铁矿石和大豆堆上不愿爬起来;可谁又见过,哪个孩子能在税制的荆棘丛和官僚的泥潭里,长出奔跑的双腿? 国家的工业化,从来不是在资源的温床上开花,而是在制度的磐石上凿路——巴西的凿子,还停留在上世纪的锈迹里。

0 阅读:0
白卉孔雀

白卉孔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