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陆军部长德里斯科尔最近通过北约渠道向乌克兰发出了直白警告。他告诉泽连斯基,如果拒绝特朗普的和平计划,未来将面临"更严峻局势"。 德里斯科尔强调必须尽快达成协议,否则基辅将来可能被迫接受更不利的条件。特朗普设定的最后期限就在四天后——11月27日。泽连斯基坦言,这是乌克兰"历史上最艰难的时刻之一"。 这份引发争议的和平计划包含多项苛刻条款。它要求乌克兰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的实际控制,还要设立非军事缓冲区。在北约问题上,草案规定乌克兰必须承诺永不加入,同时限制境内军事部署规模,以此换取所谓的"安全保障"。 经济条款同样引人关注。美国提议将被冻结的约一千亿美元俄罗斯资产用于乌克兰重建,但要求由美方主导项目并分走一半利润。此外,美俄还计划合作开发乌克兰的天然气和稀土资源。 特朗普政府采取了强硬施压策略。总统本人公开宣称泽连斯基"无牌可打",警告如果不接受计划"冲突将继续",甚至暗示乌克兰可能"不复存在"。德里斯科尔则通过北约渠道进一步施压,声称拖延只会让基辅未来面临更糟糕的条件。 面对压力,泽连斯基没有直接拒绝计划,但强调"不会背叛国家利益",正在寻求与欧美协商替代方案。他坚持将主权与安全作为底线,并计划与特朗普通电话紧急磋商。 欧洲国家对此事表现出警惕和不满。德国、英国等欧盟成员国透露,他们未被提前征询方案细节。德国外长坦言"未收到通报",欧盟官员更批评特朗普特使"推动俄方利益",质疑美国单方面牺牲乌克兰。 俄罗斯方面则显得较为低调。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承认俄美保持接触,但否认就方案内容与美国进行磋商。 值得注意的是,草案规定将由特朗普领导的"国际和平委员会"监督协议执行,这被质疑将赋予美国对乌克兰政治进程的长期干预权,可能削弱该国的独立决策能力。 当前局势的核心矛盾在于:美国以"尽快停火"为由,迫使乌克兰在领土与主权上做出重大让步,而欧洲盟友被排除在协商过程之外,暴露了西方阵营的内部分裂。未来四天内泽连斯基的决定,很可能将重塑整个东欧的安全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