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大的压力给到了京东身上,腾讯市值7000多亿美元,员工10万多,阿里市值4000多亿美元,员工10万多,字节跳动市值4000多亿美元,员工10万多,拼多多市值2000多亿美元,员工一万多,京东市值464亿美元,员工却有90多万,东哥不容易呀。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互联网圈的一组数据让人看得唏嘘,腾讯市值7000多亿美元,员工刚过10万;阿里、字节都是4000多亿美元市值,员工数也差不多10万上下。 就连市值2000多亿美元的拼多多,员工才一万多人,可再看京东,市值仅464亿美元,员工却足足有90多万,这反差实在太大,不少人感叹东哥是真不容易。 可能有人会问,同样是互联网巨头,京东咋就养了这么多员工?这就得从京东的根儿上说起,它和其他几家的路子压根不一样。 腾讯靠社交和游戏起家,阿里做电商平台,字节搞内容分发,拼多多拼社交电商,这些大多是轻资产模式,不需要太多一线人力。 可京东不一样,早年间东哥就拍板搞自建物流,从仓储到配送全自己来,这路子一选,人力需求就蹭蹭往上涨,光京东物流的员工就占了大半。 就说咱们平时收快递,京东小哥能做到“上午下单下午到”,靠的就是遍布全国的仓储网点和几十万配送员,这些人都是京东的正式员工。 不像其他快递,大多是加盟模式,员工不算平台正式编制,而京东坚持给物流员工交齐五险一金,光这笔人力成本就比同行高不少。 有老员工回忆,早年间物流行业乱象多,不少快递员没保障,东哥说“不能让兄弟们吃亏”,硬是把自建物流的架子搭了起来。 这架子搭起来后,京东的服务口碑是上去了,可成本压力也跟着来,市值上不去,员工工资、福利却一点不能少,压力全压在了东哥身上。 去年有份财报显示,京东物流的人力成本占比超三成,而同期其他电商平台的物流相关成本占比还不到一成,这就是重资产模式的代价。 但话又说回来,这90多万员工也成了京东最硬的底气,疫情期间不少快递停摆,京东物流却能正常运转,把物资送到急需的地方。 当时,有个武汉的用户说,封城时家里断了粮,是京东小哥冒着风险送来了米面油,那一刻才明白京东养这么多人的意义。 有人说京东“笨重”,市值不如同行,可这种“笨重”恰恰是它的护城河,几十万员工撑起了全国最稳的物流网络之一。 东哥这些年也不容易,一边要扛着人力成本的压力,一边要应对市场竞争,可他从没在员工福利上打折扣,这点一直被老员工念叨。 前阵子还有消息说,京东给基层员工涨了薪资,即便在市值波动的时候,也没动过裁员降薪的念头,这份担当在行业里少见。 其实市值只是衡量企业的一个维度,京东用90多万员工撑起了千万家庭的物流保障,还带动了大量就业,这份价值不该只看市值。 现在大家都说压力给到了京东,可换个角度想,正是这份“压力”让京东有了不一样的底色,东哥的不容易,也藏着这家企业的坚守。 信源: 各企业2024年年度财报(腾讯、阿里、京东、拼多多官方发布) 东方财富网《2024年中国互联网企业市值排行榜》 人民网2023年《京东物流:以重资产模式筑牢民生保障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