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有新四军“四朵金花”之称的四位美女的合影。后来,她们之中有一位嫁给了

不急不躁文史 2025-11-23 14:58:18

1939年,有新四军“四朵金花”之称的四位美女的合影。后来,她们之中有一位嫁给了元帅,一位嫁给了大将,一位嫁给了新四军的师长,一位嫁给了海军将领。 有一张旧照,纸边起毛。四个女兵并排站着,帽檐压得低,靴子上沾着泥。左边张茜,旁边罗伊,再过去陈模,最右楚青。一九三九年的一天,她们刚从靶场回来。 那次打靶挺出风头。陈模三枪二十九环,全场最高,其余三人也都打到“优秀”。成绩贴出来,四个女兵名字连成一排,指挥部里忍不住笑着夸,说这就是新四军的“四朵金花”。 陈毅在旁边看得高兴,手里拎着刚缴获的日本照相机,让她们站好,举起相机按下快门。那一刻谁也没想到,这一拍照住了四条后来通往将帅身边的路。 照片里有个细节。别的女孩对着镜头笑,张茜把脸轻轻别开,眼神往旁边一闪,看着有点拘谨。熟人清楚,那阵子陈毅已经在追她,两个人心里有数,只是还没摊开说。 那时张茜在战地服务团,排戏唱歌,跟着部队跑前后方。陈毅来军部开会,忙完正事,总要去看一眼演出。时间久了,他写了一首诗,话不多,把张茜写成气质高雅、容貌出众,说世上难找第二个。写完没敢送,把纸团塞进军装口袋。 战地服务团排新节目,要借一套首长军装。去借的人正好是张茜,拿来的就是陈毅那身。演出散场,她收拾衣服,手伸进上衣口袋,摸到一团纸,展开一看,一首诗,全是对她的赞叹和表白。 意思不用人翻,已经很透。一个带兵,一个唱戏,就这么被一团皱巴巴的纸牵在一起。 一九四零年,军部批准这门亲事。婚礼很简单,把身边战友叫来吃一顿四川炸酱面,没有首饰,没有仪式,一桌热面把两个人的事定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陈毅成了元帅,又长期抓外交。张茜走上外交战线,两人并肩出现在场合上。旧照再被翻出来,那个当年躲开镜头的侧脸,才又被人认出来。 最右边的楚青,站姿笔直,目光利落。她和粟裕,是另一种活法。 那时粟裕三十二岁,还是单身,在部队里说话顶用。见到楚青,一下就认定了,托人送去一封情书和一张近照。 楚青看完,把信和照片一块撕了。她心里清楚,仗打到这个份上,谈恋爱是奢侈。 岗位调整,两人又被摆在一处。楚青调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当速记员,在会议室记录作战部署。粟裕在那边当副指挥,命令从他嘴里出来,又落在她的本子上。 同院抬头低头总能看到,他又提了一次心意。楚青照旧摇头,只说自己年纪小,不想扯这桩事,第二回还是没松口。 黄桥决战时,局面绷得紧。指挥部里电话声不断,地图铺满桌面,楚青在一旁记每一道命令,抬头就能看见粟裕站在地图前,语气沉稳,几句话调动部队。外头枪声密集,屋里乱而不慌,他一句接一句压住阵脚。 后来有人说,楚青就是那时真正服了这个人。情书可以撕,打硬仗的本事不好糊弄。 一九四一年,两人结为夫妻,成了革命伴侣。此后四十多年,从黄桥硝烟走到寻常日子,两人就这样搭着走。 另外两位,感情线没那么曲折,却都挺硬。 陈模,打靶那天的“冠军”,是新四军第一批女兵之一。后来嫁给部队一位重要将领,有资料写张炎,也有写刘炎的,说法不同,位置差不多,都是新四军里的主心骨。两人育有三个孩子,在炮火中守着一个家。 抗日战争胜利后,丈夫去世。长期劳损拖垮了身体,下肢瘫痪,走不了路。 组织把她接起来,治疗、照料,坚持三年,人又慢慢站了起来。后来调到青岛教育局,当上副局长,把劲头放在学校和孩子身上。 再婚机会有,她只摇头。到晚年一个人慢慢老去,对那段婚姻守得很死。 罗伊走的是另一条路。她同样是一九三九年那批女兵,干的是机要。先在新四军参谋处当机要参谋,又到华中局秘书处当机要秘书,每天对着电文和密码。 追她的人不少,有写信的,有托人提亲的。罗伊早早说了一句:抗战不胜利不结婚。 战局推着走,她守着岗位,也守着这句话。等到抗战胜利消息传来,枪声渐渐停下,她才答应婚事,嫁给参谋团处长李进。李进后来成为海军将领,两人婚后相伴到老。 再看那张合影,四个年轻女兵站成一排,脸上还有少年气。十来年光景,她们先后走进元帅、大将、新四军师长、海军将领的生活里,成了开国功臣身边最熟悉的身影。 头衔听着响,细看进去,是打靶、写诗、撕信、负伤、守候,一件件事堆出来的命运。照片被岁月磨旧,那天靶场的火药味早散,她们的名字和那一排站姿,却一直留在许多人的记忆里。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不急不躁文史

不急不躁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