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想把中国拖入战争泥潭,日本也在幻想“持久战”,但是,中国绝不会给你任何机会,第一波饱和式攻击、量大管饱直接让你瘫痪。别扯什么“不对称作战”,中国的火力够让日本所有军事基地“同时熄灯”。 日本在西南诸岛折腾的那些军事据点,从奄美大岛到石垣岛的岸舰导弹阵地,看着像是介入台海的“前哨”,其实早被卫星看得一清二楚。这些距台湾仅数百公里的据点,在火箭军的火力网里就是明晃晃的靶子。 日本自卫队手里的F-35战机数量虽多,还有能搭舰载机的两栖攻击舰,但这些装备全得靠机场和港口支撑,而这些基础设施恰恰是首轮打击的重点目标。 中国早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打击能力绝非空谈。西北戈壁的靶场上,被炸毁的F-35、E-767预警机模型残骸就是最好的证明,混凝土加固的机堡被钻地弹硬生生开了大洞,指挥塔台的残骸更是说明精准打击的威力。 这些不是摆样子的训练,而是对着日本军事基地的精准模拟,日本右翼看到这些卫星照片后集体沉默,他们终于意识到中国早把打击方案摸透了。 火箭军的导弹家族早就形成了梯次打击能力。东风-16能覆盖日本70%的国土,1吨多重的战斗部靠着变质心机动技术,能轻松击穿地下指挥中心这类加固目标。 更狠的是东风-100巡航导弹,这款已经在火箭军服役多年的装备,最大射程能到4000公里,以4马赫的速度飞行时还能灵活变轨,末段靠着红外和雷达复合制导,命中精度能控制在10米以内。 配合东风-21C、东风-26这些型号,两百多枚导弹组成的打击群,48小时内就能摧毁日本85%以上的重点军事目标。 美国和日本寄希望的反导系统根本靠不住。所谓的“萨德”系统看着唬人,其实雷达作用距离只有200公里,拦截弹燃料耗尽后连机动能力都没有,第一次拦不住就没补救机会。 更关键的是,中国高超音速导弹的变轨飞行轨迹,至今连精确的数学表达式都写不出来,美国连模拟拦截的靶弹都造不出来,更别说实战拦截了。那些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反导网,在饱和攻击面前就是筛子。 空中打击力量会和导弹部队形成呼应。轰-6K组成的空中集群一次就能携带数百枚远程巡航导弹,配合潜艇发射的海基巡航导弹和陆基的东风-10系列,能对日本的机场、港口、导弹阵地展开暴风骤雨般的打击。 日本西南诸岛的16处军事据点,还有那霸、横须贺这些核心基地,会在第一轮攻击中彻底瘫痪。跑道被炸毁后,就算有F-35没被直接摧毁,也只能趴在地面当活靶子。 日本的地缘短板更是致命伤。这个90%石油、87%铁砂都靠进口的岛国,海上交通线全在中国区域拒止体系的覆盖范围内。就算首轮打击后还有零星战力,海上封锁也会掐断他们的补给线。 没有燃料和物资,自卫队的装备就是一堆废铁,所谓的“持久战”连物资基础都不存在。陆自的士兵总不能游泳跨过宫古海峡,海自的军舰一出港就会撞上三军联合设置的火力网。 解放军的作战体系早已实现多军种融合。歼-20会先敲掉日本的雷达和通讯系统,让整个军事体系变成“瞎子”“聋子”。紧接着,导弹和巡航导弹的饱和攻击跟上,彻底摧毁其反击能力。 剩下的零星战机和舰艇,会被歼-16、歼-10C和海军舰艇逐个清理。这种从信息压制到火力摧毁的整套流程,早已通过多次演习验证成熟。 美国想把中国拖入泥潭的算盘同样打错了。中国的火力投送能力能快速终结战场态势,根本不给外部势力介入的时间窗口。等美国的航母战斗群赶到西太平洋,日本的军事基地早就“集体熄灯”,所谓的“介入”连支点都找不到。这种速战速决的能力,正是打破“战争泥潭”陷阱的关键。 说到底,美日的幻想都是建立在对中国实力的误判上,他们还在用旧眼光看待现在的中国军队,却没看到中国早已建成能覆盖第一岛链的精准打击体系。 从导弹到战机,从海上封锁到信息压制,每一环都指向同一个结果:任何试图挑起冲突的一方,都会在首轮饱和攻击中失去抵抗能力,所谓的“持久战”,不过是自欺欺人的空想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