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子弹已上膛,美财长通知中国交出稀土,话音刚落,中方停购大豆 特朗普第二次上台没多久,中美贸易又开始扯皮了。稀土这玩意儿,美国那边离不开,中国加工链占了全球九成以上,从手机到F-35战机导弹雷达,全得用。特朗普上台后,本来威胁要对中国货加100%关税,中国这边4月份就出了稀土出口许可制度,反正大家互相卡脖子。 10月底,特朗普谈了个框架:美国不加那100%关税,中国把稀土出口许可延后一年实施,顺便多买点美国农产品,特别是大豆。框架是框架,细节还没定,美国那边急了,因为稀土供应一断,国防和高科技产业就得趴窝。贝森特作为财政部长,上台后到处放话,说特朗普是唯一能谈成这事儿的人。 11月16号,贝森特上福克斯新闻的Sunday Morning Futures节目,直接点名说协议细节还没敲定,但希望感恩节前,也就是11月27号前搞定。他在那节目里说得很明白,过去中国因为关税停买美国大豆,把美国豆农当枪使,现在协议里中国得补回来,稀土得像4月4号之前那样自由流通。要是中国不守约,美国手里有一堆杠杆可以用,所有选项都在桌上。话说得挺硬气,还否认了华尔街日报那篇报道,说中国不会限制给美国军工相关的稀土。 这话说出来,很多人听着就觉得美国又在玩老一套,嘴上强势,其实底气不足。因为美国自己知道,稀土矿有,但分离提纯全靠中国,短期内建不起完整链条。南卡那家稀土磁铁厂是拜登时期补贴建的,现在特朗普政府拿来当政绩宣传,说是25年来美国第一块自产磁铁,但产量小得可怜,环保审批慢、成本高、没人愿意干污染活儿,十年内都别想自给自足。贝森特自己还去视察过那厂,戴安全帽站在生产线前点头,但大家心里门儿清,这玩意儿短期顶不上用。 结果呢,贝森特话音刚落没几天,中国那边采购大豆的节奏就慢下来了。不是官方下禁令,就是贸易商看市场行情,巴西和阿根廷大豆更便宜,到岸价低,关税因素一算账,直接转南美渠道了。从见面后到11月中旬,美国农业部数据只显示中国买了33.2万吨美国大豆,离白宫之前吹的年底前1200万吨、明年2500万吨差得十万八千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本来因为框架协议涨了一波,现在又开始晃荡,美国中西部豆农库存堆山,仓库都装不下了。 这招打得太准了。美国农业部长赶紧出来喊话,说别把农产品当谈判工具,但中国这边压根没动刀子,就是企业正常选便宜货,合法合规,美国那边抓不住把柄。贝森特在节目里还说相信中国会履约,但采购数据摆在那儿,美国豆农急眼了,那些红州票仓本来靠出口中国吃饭,现在销量一滑,农民收入直接腰斩,地方就业也跟着遭殃。 说白了,这场博弈谁依赖谁一目了然。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一天离不了中国稀土加工,F-35一架飞机就得用400多公斤稀土材料,驱逐舰潜艇更多。贝森特放那感恩节期限,其实就是想制造舆论压力,逼中国让步,顺便给国内选民和产业界交差。但中国没硬碰硬,也没高调回嘴,就用市场方式在农产品上提醒一下:全球化供应链是张网,你卡我脖子,我也有地方能让你疼。 稀土这东西不是普通矿,是17种元素,高科技的工业味精。中国不光储量大,更牛的是从开采到分离提纯到做成磁铁,全链条掌握,技术门槛高,污染重,别人短期复制不了。美国找澳大利亚、越南合作,最后还是绕不开中国技术。贝森特他们知道这点,所以表面硬气,实际就是在拖时间找替代方案,但替代哪有那么快。 大豆这边也一样,中国早就不只靠美国了,南美产能上来了,巴西一年能产1.5亿吨以上,阿根廷也猛。中国饲料和榨油企业库存足得很,转供应商分分钟的事。美国豆农现在是最难受的,收获季刚过,豆子堆仓库卖不出去,价格砸底,银行贷款还得还,很多人直接面临破产。特朗普基本盘那些州,农民本来支持他加关税,现在尝到苦头了,怨声载道。 贝森特自己其实也有北达科他州大片农田出租,每年收租金,但他作为财政部长,代表政府立场,得硬扛。整个事儿看下来,美国传统那套威胁外交,在今天的多极化世界不管用了。中国用规则内操作,既没撕破脸,又让对方感受到压力,这才是高手过招。双方都没把话说死,留了余地,但谁更从容,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不是谁打谁脸的问题,是实打实的实力比拼,美国想回单极时代,已经回不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