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你办了多少大案?灭了多少家族?现在人家反咬一口,你觉得你还有活路吗?” 当“老同事”赵禹对着张汤说出这句话时,张汤心里那根弦,啪,就断了。 他瞬间懂了。 老板不是不知道你被冤枉,老板只是不想管了。 你这把刀,帮他干了所有的脏活累活,砍了所有他想砍又不好意思亲自动手的人。 现在,刀身上沾的血太多,有点扎手了。 更重要的是,你得罪的那些人,老板也需要安抚一下了。 扔掉你,是性价比最高的选项。 张汤这个人,打小就“懂法”。 他爹冤枉他偷吃肉,他转头就抓到真凶——一只老鼠。 但他不打死,他升堂审案,搜集“赃物”,写“判决书”,当着他爹的面,把老鼠“依法处死”。 他爹当时就觉得,这小子,天生就是个干“脏活”的料。 果然,没背景没资源的张汤,就凭着这股狠劲和对规则的“极致利用”,成了汉武帝手里最快的那把刀。 老板要打仗没钱? 张汤搞“告缗令”,发动全国人民互相举报富商藏钱,举报成功,家产一半归你。一夜之间,国库盆满钵满,富商阶层哀鸿遍野。 老板要集权,削藩? 张汤办案,淮南王、衡山王……数个谋反大案办下来,人头滚滚,牵连数万人。 “张汤办案”这四个字,就是当时的催命符。 他以为,只要他永远对老板个人忠诚,就能永远得到老板的庇护。 他忘了,对于一个雄才大略的老板来说,忠诚,只是工具的一种属性。 当他被政敌罗织罪名,当所有脏水泼向他时,他眼巴巴地望着老板。 老板却只是派了个“同事”来,劝他“体面点”。 心如死灰的张汤,自杀了。 故事到这儿,本该结束了。 可最讽刺的一幕来了。 老板派人抄家,发现这个满朝文武眼里的“巨贪”,全部家产不到五百金,穷得连口像样的棺材都买不起。 老板沉默了,然后“龙颜大怒”。 转头就把陷害张汤的丞相和三个长史,全给办了。 看懂了吗? 老板先用你这把刀,去砍老贵族。 再借着老贵族的反扑,顺势把你这把刀扔了,安抚人心。 最后,再利用你死后的“清廉”和“冤屈”,反手把老贵族集团的头头们一锅端了。 你,张汤,一枚棋子,死了比活着好用。 这才是权力场里,最扎心的大白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