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体突然“公布”了一个冷冰冰的现实:内容是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能够被日本品牌牢牢占据的领域,已经所剩无几。曾经不少日本品牌靠着口碑霸占中方市场,如今风水轮流转,多个赛道里日本品牌的存在感越来越弱,甚至慢慢被中方品牌挤出主流视野。 就拿家家户户离不开的家电来说,变化格外明显。2024年数据显示,中方电视品牌在日本市场占有率都突破了50%,前四大品牌里三个是中方企业,海信旗下的TVS REGZA稳坐榜首,把索尼、松下甩在身后,TCL也稳居前列。 更关键的是,不少看似日系的家电品牌,实际早已被中方企业掌控,海尔收购三洋电机相关品牌,美的持有东芝白色家电部分业务,鸿海旗下更是有夏普,日本市场里超9成的洗衣机、笔记本电脑进口都来自中方,2024年中方白色家电对日出口额达69.4亿美元,日本早已高度依赖中方家电供应。 汽车领域的反转更具戏剧性,2025年上半年中方新能源汽车市场里,本土品牌占比逼近90%,日系车企在中方市场份额不足2%,丰田、日产这些曾经的热门品牌,销量远不如比亚迪、吉利。比亚迪上半年销量超214万辆,吉利同比暴涨47%,不仅在中方市场碾压日系车,海外市场也抢下不少份额,在东南亚多个国家,中方新能源汽车销量远超日系车,彻底打破日系车的垄断格局。 美妆赛道里日本品牌也没了往日风光,2025年抖音美妆品牌TOP20榜单里,日妆品牌连续多年缺席,韩束、珀莱雅等国货稳居前列,资生堂等日妆巨头只能靠本土市场撑业绩。 说到底,不是中方消费者刻意排斥,而是中方企业靠技术升级、高性价比实现逆袭,反观日本企业战略僵化,错失新技术浪潮,慢慢失去竞争力,这样的格局变化,本质是中方制造业实力提升的必然结果,也是市场选择的正常走向。你们家里现在还有多少日系电器电子产品?日本对华态度 中方对日本态度 中国民众看日本 日本制造业 日本消费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