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日本方面宣布了 在华日本人最新统计,一组数据让外界看清了趋势:日本外务省2024年统计显示,在华日侨登记人数达9.75万人,较2012年15.03万的峰值直接锐减35%!这些日侨多集中在上海、北京等核心城市,而日资企业的连锁变动,更道出了背后的深层逻辑。 这组数据不是碰巧出现的。是十二年一直往下滑的结果。东大不再是日侨海外最多的三个地方之一,被澳大利亚超了过去。以前靠“世界工厂”吸引来的大批日本人,现在慢慢变少了。 工人工资涨了是关键。广州日资工厂工人一个月的工资,2005年才100美元,2023年就涨到721美元。越南河内才250美元。成本太高,日企只能挪地方。 核心城市的人数降得更厉害。北京的日侨快少了一半,大连直接减了一半。上海还剩3.46万人,可2014年的时候有4.4万,也少了上万。说到处都是日本人,其实只是少数地方聚得多而已。 日资企业的变化最能说明问题。永旺、伊藤洋华堂这些商场接连关门。永旺在国内做生意,总共亏了7亿多。日产关了常州工厂,9000人没了工作。本田2024年在华卖的车少了30.9%,老的制造业都在往外走。 不是所有日企都在撤。2022到2024年,在华日企从12706家涨到13034家。搞科技研发、高端制造的还在加力。松下就是例子,2024财年在华销售额涨了3%,利润涨12%,还投6亿在苏州建新材料工厂。 松下在大连有1050人的研发团队,上海也有近500人的团队。做的AI智能家电、服务器核心部件都卖得好,2024年相关产品销售额翻倍涨。他们扎根东大47年,还在加码AI战略,就是看好东大市场。 过去五年破获4000多起间谍案,28.7%和日本情报机构有关。这只是极少数人干坏事。不能把这些人和几万守规矩的日本人混为一谈。 民间往来没断。2024年中日贸易额3083亿美元,东大还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3686.99万中国人去日本旅游,花的1.7335万亿日元,占日本入境游消费的21.3%。经济上的联系一直都在。 人员流动变了,本质是东大经济在转型。我们不再靠便宜劳动力吸引外资。靠自己的产业起来了,消费市场也升级了,掌握了主动权。 本文仅基于公开权威信息整理,不构成军事分析建议。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