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办公室22日通报称,乌克兰代表团将参加在瑞士举行的新一轮关于美国“和平计划”结束冲突条款的谈判。 但美国这边可不客气,特朗普直接下“最后通牒”:11月27日前不答应“28点计划”,就继续打。泽连斯基回应:“要提替代方案,但绝不会让敌人说乌克兰不想要和平。” 特朗普说11月27日前不答应28点计划就继续打,这话听着就上火,哪有劝和还带威逼利诱的? 说白了这根本不是和平方案,就是美国给乌克兰下的“投降条款”。你们知道这28点计划有多坑人吗?让乌克兰直接把克里米亚、顿涅茨克这些地方拱手让给俄罗斯,前线就按现在的样子定死,相当于默认了俄罗斯占的地要不回来了,这对乌克兰来说就是剜心的肉啊。 还要求乌克兰军队从90万减到60万,以后还不能加入北约,等于断了乌克兰的后路,以后俄罗斯再想打过来,乌克兰连还手的力气和靠山都没有了。 更可气的是,美国还惦记着乌克兰重建的好处,要拿一半的利润,冻结的俄罗斯资金也要拿过来搞美俄联合项目,这哪是劝和,分明是趁火打劫,把乌克兰的苦难当成自己赚钱的生意。 美国这么着急逼乌克兰签字,根本不是为了世界和平,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特朗普不管是想竞选还是巩固地位,都需要一个“和平成果”来装点门面,而且美国早就不想在乌克兰身上花那么多钱了,想赶紧抽身去管别的事儿。 可他们也不想想,乌克兰人打了这么久,牺牲了多少亲人,丢了多少家园,凭什么要被别人逼着割地求和?这跟当年列强瓜分弱小国家有什么区别?完全没把乌克兰的主权当回事儿。 再看欧洲那些国家,也不是真心帮乌克兰,就是被美国摆了一道心里不服气。 美国拟定28点计划的时候压根没跟欧洲商量,欧洲各国承担了大部分援乌成本,结果连谈判的席位都捞不着,换谁都得急。 而且他们也怕乌克兰真按美国的计划来,把军队缩编了,以后俄罗斯在欧洲门口更肆无忌惮,欧洲自己也得提心吊胆。 所以法国、德国这些国家赶紧跳出来反对,说计划得改,不能让乌克兰陷入危险,还自己搞了个替代方案,把乌军规模提到80万,也不预设领土归属,其实就是想在这场博弈里抢点话语权,保护自己的安全利益。 但不管欧洲怎么折腾,主动权还是在美国手里,毕竟乌克兰的援助大多靠美国,欧洲说话的分量始终差一截。 泽连斯基说“要提替代方案,但绝不会让敌人说乌克兰不想要和平”,这话回应得太到位了。 他心里比谁都清楚,直接拒绝美国的计划,可能就断了援助,战争还得继续;可要是答应了,自己就是乌克兰的千古罪人,国内老百姓也绝不会答应。 所以他只能先表明和平的态度,不让别人抓着把柄,再提出替代方案,既给了美国台阶,也守住了自己的底线。 想想也知道,乌克兰的替代方案肯定不会同意割地,也不会接受那么苛刻的军事限制,这其实是在跟美国讨价还价,希望能争取到稍微公平点的条件。 但泽连斯基的难处谁能真正体会?一边是美国的威逼,不签字就断援;一边是国内民众的期盼,不能丢了国土;还要看着欧洲和美国互相拉扯,自己却只能当棋子。 他知道“敌人”不仅有俄罗斯,还有这些打着和平旗号谋私利的势力,所以才特意强调“不让敌人说不想要和平”,这既是说给俄罗斯听,也是说给美国和全世界听,表明乌克兰不是好战,只是不想屈辱求和。 其实这事儿的本质就是大国博弈,乌克兰成了牺牲品。美国想靠牺牲乌克兰的利益,换自己的战略收缩和经济利益;俄罗斯想趁机巩固占领的领土;欧洲想保住自己的安全空间;只有乌克兰,只想夺回属于自己的土地,让民众能安稳过日子。 特朗普的最后通牒看似强硬,其实也没那么容易实现,毕竟欧洲不配合,乌克兰不松口,真要继续打下去,美国也得掂量掂量成本。 我始终觉得,和平从来不是靠逼迫得来的,也不是靠牺牲弱小换来的。乌克兰的领土主权该得到尊重,乌克兰人民的意愿该被重视,凭什么几个大国坐在一起,就能决定另一个国家的命运? 特朗普的28点计划根本不可能带来真正的和平,只会埋下更大的隐患,今天能逼着乌克兰割地,明天就能逼着别的国家让步,这种和平毫无意义。 泽连斯基坚持提替代方案,就是不想让乌克兰成为任人摆布的棋子,这份骨气值得佩服。 但现实是残酷的,乌克兰离不开美国和欧洲的援助,想完全按自己的意愿谈判太难了。 接下来的几天肯定是各方拉扯的关键期,美国会继续施压,欧洲会从中调停,乌克兰只能在夹缝中尽量争取最大的利益。 说到底,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和平,也没有不劳而获的正义。 美国要是真为和平着想,就该尊重乌克兰的选择,而不是下最后通牒;欧洲要是真有担当,就该拿出实际行动支持乌克兰,而不是只喊口号;俄罗斯要是真想要稳定,就该把吃进去的领土吐出来,回到谈判桌前平等协商。 希望这场战争能早日结束,毕竟受苦的永远是普通老百姓,谁不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呢?那些把别人的苦难当成博弈筹码的势力,迟早会被历史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