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消息 11月24日,印度政府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全面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

欢歌牧野间 2025-11-24 18:13:16

印度政府消息 11月24日,印度政府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全面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这被看作是两国关系缓和的又一个重要信号。 签证开放的背后是五年等待的终结。印度媒体披露,政府已向全球驻外使领馆发布通知,全面重启对中国公民的旅游签证业务。这场开放不是突如其来的善意,而是步步为营的策略。今年7月印度已尝试性开放驻华使馆的签证办理,如今将范围扩大至全球,显示出对新德里而言,对华关系正常化已从试探变为切实需求。 冰冷的数字揭示出热切的需求。印度驻孟买总领事秦杰10月透露,签证恢复后短短时间内已签发超8万份签证。飞常准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中国大陆往返印度航班执行量同比激增1533%。这些数字背后是两国被压抑多年的人员往来需求,如今如开闸洪水般奔涌而出。 航线网络正在重新编织起连接的桥梁。东方航空已于11月9日重启上海浦东至德里航线,靛蓝航空开通了广州至德里每日直达航班。印度航空也宣布将于2026年2月开通上海至新德里直飞。这些航班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两国关系的晴雨表,首航95%的客座率无声诉说着民间的交流渴望。 签证门槛的提高却暗藏玄机。与五年前相比,印度旅游签证要求发生了显著变化:存款证明从1万元飙升至10万元,还需提供无犯罪证明公证。便捷的电子签证通道依然关闭,申请人必须亲自前往签证中心。这种“开放但设限”的做法,折射出印度政府对华心态的矛盾与纠结。 地缘政治的天平正在重新校准。2025年8月,莫迪总理赴天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是印度总理七年来首次访华。此时恰逢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特朗普公开贬低印度为“死亡经济体”。西方的压力迫使新德里将目光转向东方,这一外交转向既是战略需要,也是现实所迫。 旅游业的现实挑战不容小觑。印度旅行社负责人维克拉姆·拉纳直言,复杂的签证流程“导致中国游客纷纷转向其他目的地”。印度旅游业需要升级服务体系,提供中餐、中文导游和更好的安全保障,才能吸引挑剔的中国游客。有旅行社透露,签证开放后一周内即收到订单,但大规模增长仍需更多努力。 两国贸易的韧性超乎想象。印度商务部数据显示,近期印度从中国进口额同比增长超16%,对华出口也增长约34%。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384.78亿美元。这种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是政治关系回暖最坚实的物质基础。 边境线上的温情场景暖化坚冰。印媒报道,排灯节期间双方士兵在边境互赠糖果,这一微小却充满象征意义的举动,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更能传递缓和信号。边境问题特别代表会晤取得的10点共识,为更大范围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龙象共舞的旋律已经悄然改变。西方媒体热衷炒作中印“回暖”并将其简单归因于美国压力,这种论调误读了两国外交政策的独立性。印度调整对华政策是其“将国家利益置于对阵营的僵化效忠之上”的战略自主体现。中印接近不是针对第三国的联盟,而是两大文明古国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选择。 乐观中需要保持清醒的审视。印度国内政治中,对华强硬仍是主流舆论,反对党常指责政府对华“软弱”。莫迪政府需要在改善对华关系与应对国内压力之间走钢丝。中印关系的天花板依然清晰可见,难以突破“战术性”层面。 这场签证解冻只是漫长融冰过程的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双方能否建立可持续的互信机制,让人员往来不再因政治风云而骤冷骤热。印度旅游业者期待中国游客回归,中国投资者观望印度市场,而两国民众则渴望重新认识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邻邦。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
欢歌牧野间

欢歌牧野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