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进入即将进入“无熊猫时代”,据日本政府官员透露:大熊猫租借项目已经全面停止。 目前日本国内仅存的两只大熊猫,上野动物园的“晓晓”和“蕾蕾”,也将在明年2月回到中国。这意味着日本全国将正式进入“零熊猫”时代。 大熊猫在日本不只是动物园的明星,更是能带动区域经济的顶流IP。尤其在东京上野,几十年来“熊猫经济”几乎就是上野商业区的灵魂。从1980年代的“兰兰、康康”,到后来的“真真、力力”,再到近年来最火的“香香”和现在的“晓晓、蕾蕾”,只要熊猫一亮相,上野地铁站的人流量、商店的周边商品销售、餐饮游客量都会直线飙升。 根据朝日电视台披露的数据,仅“晓晓”和“蕾蕾”两只大熊猫,每年就能为上野带来超300亿日元经济效益(约合人民币15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一年的文旅收入。 如今租借停止,这两个顶流“生意王”明年又将回国,日本方面必然会面临三重冲击: 第一,经济损失显而易见。 熊猫相关的门票、纪念品、联名商品、旅游消费将大幅减少。特别是上野地区,游客数量很难再维持高位。 第二,文化象征意义消失。 熊猫几乎是中日民间交流中最受欢迎、最温和的象征。没有熊猫,日本社会内部也会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甚至会引发对外交气氛变化的关注。 第三,这是一个微妙信号。 大熊猫租借从来不是简单的动物交换,而是国家关系的晴雨表。如今项目停止,外界很难不将其与最近中日关系的紧张联系起来。 当“国宝外交”按下暂停键,当日本全国即将没有一只大熊猫,情绪上的空洞与现实的损失将同时显现。上野从此或许再难看到排队数小时只为一睹“熊猫真容”的盛况。 大熊猫走了,日本的一个时代也随之落幕。别看或许只是失去两只熊猫,但对日本来说,失去的可能远不止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