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媒体最近抛出个硬核判断:中国要是被卷进冲突,面对一群国家的联合施压,唯一能

云雾中穿行 2025-11-25 05:36:47

俄罗斯媒体最近抛出个硬核判断:中国要是被卷进冲突,面对一群国家的联合施压,唯一能镇住场子的办法,就是亮出绝对实力,让挑衅的一方疼到不敢再来。只有让对方付出惨痛代价,才能真正刹住纷争,换来真正的尊重和长久安稳。 ​就像本月20号,中俄代表在莫斯科聊导弹防御和战略稳定的事。两边把搅乱全球安全的事儿捋得明明白白,最后达成一致:得加强合作。这可不是临时起意,是俩大国在复杂局势里的默契落子。 ​这边中俄刚协调完,那边美国带着盟友也没歇着。前几天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美英法德推了个伊朗核问题的决议。中俄直接投了反对票,中国常驻代表李松说得很清楚:动武和对抗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就是有些国家总爱施压挑事,才把伊核问题搞僵的。 这决议以19票赞成、3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伊朗当即谴责美英法德搞政治操弄。毕竟6月刚遭以色列袭击核设施,美国还跟进空袭,如今又遭决议施压,任谁都难接受这样的双重挤压。 中俄的反对票绝非硬扛,而是看透了霸权的套路。2025年5月两国签署联合声明,覆盖战略稳定、能源贸易等20多个合作领域,11月杭州总理会晤又敲定海关、卫星导航合作,这种协作始终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 中国在高超音速领域已形成全球领先优势。东风-17以超10马赫的乘波体滑翔弹道突防,现有反导系统根本拦不住,JF-22风洞更是比西方领先20-30年,为技术突破筑牢基础。 核力量是保底的战略威慑。SIPRI 2025年年鉴估算,中国核弹头约600枚,东风-41射程1.4万公里可携多弹头,JL-3潜射导弹能覆盖全球,中国始终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威慑核心在生存力与反击力。 有些国家嘴上喊着“规则”,行动全是双标。一边强推伊核决议施压,一边密苏里州炒作1700亿元所谓“疫情索赔”,这份缺席判决被法律界普遍视为政治秀,中方已明确表态其无任何法律效力。 霸权逻辑玩了几十年,真当世界还是过去的格局?2025年中国国防预算保持合理增长,聚焦国防现代化,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日趋成熟,已成功完成歼-15T、歼-35舰载机弹射训练,实现里程碑式进步。 歼-20的隐身性能持续优化,搭配HQ-19、HQ-29反导拦截器组成的防护网,形成攻防兼备的国防体系。每一分投入都不是为了挑事,而是为了筑牢和平的屏障。 中俄不挑事,但绝不怕事。两国深化合作不是为了对抗谁,而是要告诉某些国家:平衡一旦被打破,挑衅者必然要付出代价。这种默契是维护全球稳定的重要力量。 尊重从来不是求来的,是靠实力挣来的;和平也不是忍出来的,是靠硬实力镇出来的。中国从不主动惹事,但也绝不会让挑衅者占到半分便宜,这既是自保,也是在为世界扛住乱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中方强硬 中方反击信号 中国俄罗斯挑战 中国三招反击 中方破局之道 中国反击 中国硬核破局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云雾中穿行

云雾中穿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