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华人表示,中国的手机支付是最傻的事情,每次都需要掏出手机扫码,输入密码才

青山沧海 2025-11-25 15:23:54

一位美国华人表示,中国的手机支付是最傻的事情,每次都需要掏出手机扫码,输入密码才能够正常支付,哪像在美国拿出信用卡碰一下就可以了。 说起支付,美国华人不服气的地方不少。拿那位硅谷的李杰明来说,他回国一趟,就在饭桌上发牢骚。觉得中国手机支付太笨,每次吃饭得拿手机、对准二维码、还得敲密码,七八秒钟一堆事儿。相比之下,美国信用卡刷刷,金属卡往机器上一靠,滴一声完事儿,干净利落。这话听着接地气,戳中不少在美华人的心窝子。毕竟在美国长住,信用卡就是生活标配,超过八成成年人手里都捏着几张Visa或Mastercard。它们不光是付钱工具,还绑着个人信用分,租房、贷款全看这个。想想看,李杰明在Fremont的家,周末去超市买牛奶,卡片一碰,积分还返现,日子多舒坦。 可这吐槽背后,是文化和习惯的碰撞。美国支付体系稳如老狗,早从上世纪就建好信用卡网络。维萨和万事达这些巨头,铺了全球清算网,交易规则铁板钉钉。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数字支付里,信用卡仍占大头,移动钱包如Apple Pay和Google Pay加起来才刚过半。Apple Pay用户超6500万,但总交易里也就54%的份额。为什么?因为美国人信不过新玩意儿,68%觉得信用卡更安全。疫情后,碰一碰流行了点,可偏远地方信号差,高速上没网,卡就卡壳。加州湾区还行,开车去拉斯维加斯,沙漠里信号一断,Apple Pay直接罢工。信用卡呢?实体卡不靠网,随时刷。 中国支付呢?起步晚,但弯道超车。2016年移动支付规模就甩美国50倍,到2024年第三方支付交易额580万亿,支付宝和微信占94%。普及率86%,全球第一。老百姓出门不带钱包,手机一扫,街边小摊到高铁票全搞定。这不是瞎吹,央行数据摆那儿。为什么这么猛?因为中国信用卡渗透低,人均0.4张,美国3.8张。现金时代刚过,就直奔扫码。支付宝和微信不光付钱,还管社交、购物、理财,一App走天下。想想那些在美华人,回国买菜还掏美元,摊主摇头:现金不收,只扫码。 李杰明的抱怨听着有理,可忽略了中国支付的痛点解决。早年扫码确实麻烦,输密码防盗刷。可现在呢?免密支付普及,小额到500块直接过,不用敲数字。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推规范,用户自己开开关,交易提醒叮叮响。安全不拉胯,大额可溯源,预付资金闭环管。相比美国信用卡,利息高、逾期黑记录,毁一生信用。中国支付低成本,商户费率低,小店用得起。2024年,支付宝推“碰一下”,NFC技术升级,手机一靠,秒付,比扫码快。上海地铁全线通,成都武汉50城上线,推广速是刷脸的6倍。谁说中国还停在扫码? 美国支付像老酒,越酿越醇。信用卡生态深根,成年持卡率82%,借记卡和信用卡交易占非现金支付大半。PayPal市占77%,Venmo和Apple Pay跟上,2024年数字钱包总额14万亿。优势明显:网络成熟,商家支持广。去沃尔玛刷卡,积分飞起;租Airbnb,信用分一亮,房东点头。缺点也扎眼,依赖网,信号弱区卡顿。偏远农场买饲料,Google Pay罢工,只能现金。联邦储备2024报告,20%小商户没升级NFC,成本高不愿动。加上隐私顾虑,美国人爱实体卡,觉得数字钱包数据全给苹果谷歌,风险大。 中国支付是野路子,创新猛。起步时信用卡弱,支付宝微信填空。2024年Q2,第三方支付92万亿,银行移动支付140万亿。普及86%,入境游客90万笔交易30亿。为什么牛?因为接地气,覆盖全。菜市场大妈扫码卖鱼,高铁一码过闸。支付宝微信超级App,整合生活服务,社交转账秒到。缺点?早年扫码需网,地下室信号差麻烦。可现在双离线支付上场,数字人民币领头。2025年,试点26城,钱包1.8亿个,交易7.3万亿。无网场景如飞机、停车场,手机一碰,4小时内10次交易限额防双花。 对比优缺点,美国信用卡安全稳,规则清,但创新慢。2024年,BNPL如Afterpay进Google Pay,可分期付,市场2322亿。缺点是费率高,穷人陷债务。中国支付便捷低费,商户费0.6%,美国2-3%。但隐私弱,早年数据泄露多,现在央行管严。跨境呢?中国数字人民币桥项目落地,陕西首笔多边支付,深圳大宗商品用上。2025年,上海全线“碰一碰”地铁,广州预付费统一。未来,中国支付不光零售,还进对公,薪资发放、绿色贷款。雄安“数币贷”近亿,区块链防欺诈。

0 阅读:12

猜你喜欢

青山沧海

青山沧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