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开战,中日本谁会打响第一枪?日本开战 日本会不会打第一枪和我们要不要打第一枪

玉泽小棠 2025-11-25 16:48:19

若开战,中日本谁会打响第一枪?日本开战 日本会不会打第一枪和我们要不要打第一枪,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答案。而“我们要不要打第一枪”的核心,从来不是主动挑衅,而是让对手不敢妄动。 回溯历史,日本的每一次扩张都始于“偷偷摸摸的第一枪”。1874年趁乱染指台湾,1894年偷袭英国商船高升号引爆甲午战争,1904年突袭旅顺港挑起日俄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1941年偷袭珍珠港,桩桩件件都是不宣而战的铁证。这种“以小博大”的冒险,源于其地缘焦虑与战略算计:作为地震频发的岛国,资源匮乏的现实让其总想着靠突袭抢占先机,而甲午战争的巨额赔款、日俄战争的领土收益,更让其尝到了“冒险获利”的甜头,形成了路径依赖。 放到当下,战争形态早已升级为全频谱博弈,日本的“第一枪”也早已超越物理层面。2010年抓扣詹其雄船长、2012年钓鱼岛“国有化”,打破了中日管控分歧的默契;如今高市早苗公然鼓吹“台湾有事、日本参战”,更是从政治层面打响了破坏两国关系的第一枪。这些动作看似没有硝烟,却在不断突破红线,将地区局势推向危险边缘。 但今时不同往日,日本敢打第一枪的底气,早已被解放军的硬实力彻底瓦解。如今的中国,已构建起覆盖第一岛链的立体打击体系: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15分钟即可覆盖日本全境,现有反导系统难以拦截;无侦-8侦察机实时监控,隐身无人机可精准打击39个日本军民两用设施;航母编队与055万吨大驱常态化巡航,彻底封死其海上冒险通道。更关键的是,日本90%能源依赖进口、工业区集中于沿海的致命短板,使其一旦开战就可能陷入经济瘫痪,这与当年的战略环境已天差地别。 至于“我们要不要打第一枪”,解放军的战略早已给出答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层层递进,本质是用常态化威慑让对手放弃幻想。我们不主动开第一枪,是坚守国际法理与和平底线;但这绝不意味着纵容——日本若敢突破物理层面的军事挑衅,等待它的将是“全境沦为战场”的严厉反制,《解放军报》早已明确警告,其所有军事节点都将成为合法打击目标。 而关于核政策调整的讨论,需要明确的是: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则,是维护全球战略平衡的重要基石,也是彰显和平诚意的核心标志。日本虽有核材料与技术储备,但短期内难以形成实战化核力量,且受国际条约与美国核保护伞约束。我们无需跟风修改核原则,因为常规军力已足以捍卫核心利益,核力量始终是“最后手段”,其威慑意义远大于实战价值。 说到底,真正的战略自信,不是“要不要打第一枪”,而是“你敢打,就必让你付出灭顶代价”。历史上日本靠偷袭获利的时代早已过去,如今的解放军既有“遏制战争”的智慧,更有“打赢战争”的实力。若日本执迷不悟,妄图重蹈覆辙,只会再次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0 阅读:0
玉泽小棠

玉泽小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