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命门太过于明显了,现在无论是哪个国家和我们打交道,对方总会提一句:坚定支持一个中国政策,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句话说多了,不管是不是友好国家,都知道我们现在最大的命门就是台湾,这秘密大家都知道了也就不好了,台湾被反复提起更是对我们的一种无形压力。 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2758号决议的时候,只有76个国家投了赞成票,那时候台湾问题是中国外交的“心病”,西方国家总想搞“两个中国”那一套,像把刀悬在咱们头上。 现在呢?利比里亚大使在报纸上写文章说“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关系的基石”,黑山代办也在报纸上一条条列《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这些法律文件,台湾问题从“不敢让人知道的伤疤”变成了中国外交的“显眼标签”。 这背后是啥原因?说白了,就是咱们有实力了,2025年,中国GDP都超过28万亿美元了,占全球的22%还多;量子计算、6G通信这些高科技,咱们都是领跑的;在联合国,咱们的会费分摊比例涨到15.25%,成了第二大会费国。 当中国在湄公河联合巡逻里展现维护区域安全的能力,在非洲抗疫时送出去1.2亿剂疫苗,一个中国原则自然就成了国际社会“用脚投票”的选择。 2025年11月的台湾政坛,出了个特搞笑的事儿,赖清德在脸书上晒吃寿司的照片,林佳龙秀日本干贝刺身,绿营那帮民代集体啃柿饼,这帮人搞这么一出“挺日表演”,正好赶上大陆因为日本首相挑衅,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日本媒体兴奋地报道“赖清德当局挺日本”,却假装没看见台湾食药署同时解禁福岛核食,给日本送“投名状”。 这出闹剧,把民进党那帮人的尴尬全暴露了:既想抱紧美国大腿,又不敢彻底得罪日本,一边炒作“抗中保台”,一边又得靠大陆市场赚钱,数据说话,2025年1月到10月,两岸贸易额还有2300亿美元呢,台湾对大陆出口占了38.7%。 面对台湾问题被国际关注,大陆现在特别淡定,2025年国务院台办出了新政策,台湾居民来大陆,在所有符合条件的口岸都能落地办证,这“惠台3.0”措施,让台胞感受到“两岸一家亲”的温暖。 同时,《反分裂国家法》的实施细则也明确了,啥情况下会用“非和平方式”,划了条不能碰的红线。 更厉害的是外交上的说法,驻利比里亚大使在非洲报纸上引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驻黑山代办用《临海水土志》讲台湾历史,中国正在用国际社会能听懂的话,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 这种“讲道理、动感情、亮法律”的组合拳,让一个中国原则从政治口号变成了国际共识。 说实话,以前一提到台湾问题,我就心里发慌,说多了怕被人利用,不说又怕被人忽视,现在看,这担心有点多余了,就像你越藏着掖着,别人越想偷看;你大大方方展示实力,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反而不敢造次了。 你看民进党那帮人,整天搞些“吃播秀”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东西,不就是因为他们没真本事吗?他们越折腾,越显得心虚,反观大陆,一边用经济实惠吸引台胞,一边用法律武器震慑“台独”,这种“软硬兼施”的办法,才是真聪明。 最让我高兴的是国际社会的态度,以前有些国家总在台湾问题上打“擦边球”,现在呢?183个国家明确支持一个中国,连非洲兄弟都站出来说话了,这说明啥?说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真的不一样了,咱们说的话,越来越有分量了。 当然,台湾问题还没解决,咱们也不能放松,但至少现在,咱们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动了,当“一个中国”成了国际政治的热门话题,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它时刻提醒咱们:只有继续发展壮大,才能让这个“软肋”变成守护国家统一的“铠甲”。 所以下次再听到哪个国家重申一个中国政策,咱们不用敏感,更不用焦虑,因为这恰恰证明,咱们走在正确的路上,而且越走越稳,越走越有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