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很难被攻占,二战美国不用原子弹,也很头疼?回看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日本这个国家很少受到其他国家的攻占。这是为何?二战时,要是美国不用原子弹,有没有别的方法让日本遭受重创呢?关于日本为何在历史上,鲜少有被攻占的经历,这个原因还要从他们的地理位置与邻国来说起。 说白了,日本难被攻占就是“地理挡路+人心死磕”,二战美国不用原子弹,纯属往坑里跳。 日本为何很难被攻占,二战美国不用原子弹,也很头疼?回看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日本这个国家很少受到其他国家的攻占。 这是为何?二战时,要是美国不用原子弹,有没有别的方法让日本遭受重创呢?关于日本为何在历史上,鲜少有被攻占的经历,这个原因还要从他们的地理位置与邻国来说起。 日本就是个飘在海上的岛群,冷兵器时代想打过去,先得闯过茫茫大洋。那时候的船又小又不结实,遇上风浪就容易翻,就算运气好没翻船,到了日本也会发现这地方根本不值得抢。 地里种不出多少粮食,山里也没什么值钱的矿产,打下来不仅捞不到好处,还得花钱派人守着,纯粹亏本买卖。 更坑人的是,这地方天灾跟家常便饭似的,台风、地震说来就来,元朝忽必烈两次派大军打过去,都是快登陆了被台风把船队掀了个底朝天,最后只能灰溜溜撤兵,等于老天爷直接站出来护着日本。 到了热兵器时代,日本的防御更是难啃。境内全是火山和山地,随便找个山头挖几条沟、架几挺机枪,就能挡住大批军队。 进攻方只能一点点往上冲,每一步都得付出血的代价 。而且日本外岛特别多,像一串钉子似的钉在主岛前面,想打本土就得先把这些外岛一个个拔掉,每一座岛都得拼上十天半个月,战线越拉越长,补给线都能绕半圈地球,后勤压力能把人逼疯。 更关键的是日本人的那股轴劲儿,武士道精神把战死当成光荣事儿,军国主义又把所有人都洗了脑,不管是士兵还是老百姓,都觉得投降是耻辱,就算打不过也得抱着敌人同归于尽。 二战时美军算是真切尝到了苦头。 打一座小小的外岛,往往要耗上一个月,士兵死了一批又一批,子弹、粮食、药品消耗得比流水还快。 冲绳战役更是惨到让人头皮发麻,日军飞机直接撞军舰,士兵绑着炸药往美军阵地冲,当地老百姓也被逼着拿起简易武器参战,打不过就跳崖,根本不投降。 这场仗下来,美军伤亡快八万人,这还只是打一个冲绳,要是真要进攻日本本土,那得死多少人?日本主岛周边还有一堆小岛,逐岛进攻的话,战争再拖个三五年都有可能,美国根本耗不起。 这里得说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日本早就把整个国家变成了一个大堡垒。他们给老百姓发放简易武器,男女老少都接受过基础军事训练,就算美军成功登陆,也得面对无处不在的抵抗。 大街上可能有人扔石头,巷子里可能有人放冷枪,根本没法安心推进。 常规进攻根本没法快速打垮日本的战争潜力,反而会陷入无休止的消耗战,到时候不管是美军还是日本民众,死亡人数都会成倍增加。 而且美国当时还要兼顾欧洲战场,根本没那么多兵力和物资放在日本战场,原子弹其实是最省力的选择,一颗炸弹就能炸碎日本的抵抗心理,比派百万大军登陆划算多了。 冲绳战役里,那些被逼着参战的老百姓,还有那些抱着炸药冲锋的士兵,其实都是这种抵抗模式的牺牲品。 战争打到那份上,已经没有纯粹的军人和民众之分,整个日本都变成了一台战争机器。 美国要是不用原子弹,就算最后能攻占日本,付出的代价恐怕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士兵的生命,战争拖下去还会有更多人死于饥荒和战乱。 我们看这段历史,能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国家的防御,从来不是单靠武器,地理环境和民族心态都是硬实力。 日本难被攻占,本质上就是“打了没好处,打起来又太费劲”,二战美国不用原子弹,大概率会陷入泥潭,最后两败俱伤。 以上是小编个人看法,你有什么新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哦! 参考资料: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元朝忽必烈对日本的战争 中国日报网: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扩张历程及其覆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