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国传来消息 11月25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4日签署一项行政令,计划利用美国的国家实验室等资源建立一个综合人工智能平台,旨在“加速人工智能在变革性科学发现中的应用”。白宫称这一任务在紧迫性和雄心上可以与曼哈顿计划相媲美。(环球时报) 把AI计划和曼哈顿计划相提并论,白宫这波拔高操作确实够吸睛,但细品之下全是熟悉的霸权逻辑。当年曼哈顿计划是为了在二战中抢占军事制高点,如今的“创世纪任务”看似瞄准科学发现,核心诉求其实没变——牢牢攥住全球技术话语权,不让别人有赶超的机会。所谓的“综合人工智能平台”,本质就是把国家实验室的硬核资源、高校的科研力量和企业的市场资本捆在一起,搞一场集中力量的AI冲刺。 喊出“变革性科学发现”的口号很动听,可实际动作里满是急功近利的影子。白宫直言不讳要“巩固技术主导地位和全球战略领导地位”,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也明说要加快制药、能源等领域突破,这些方向哪一个不带着明确的经济和安全利益诉求。没人否认AI该服务于科学进步,但当一项国家计划把“霸权护持”放在比“人类福祉”更靠前的位置,其发展路径难免跑偏。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场计划背后的泡沫风险。现在美国科技圈早就陷入“烧钱换增长”的怪圈,OpenAI单季亏损超120亿美元,近八成部署AI的企业赚不到钱,可巨头们还在疯狂砸钱。特朗普政府想靠行政命令强行加码,可之前OpenAI联合甲骨文搞的“星际之门”计划,已经因为成本飙升、融资困难陷入困局,钢铝关税就让数据中心建设成本涨了5%到15%。这种只拼投入不重回报的模式,到底是真能催生创新,还是在给未来的金融危机埋雷,实在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美国的AI野心从来不是孤立的技术探索。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早就提议搞“AI曼哈顿计划”,目标直指通用人工智能,既要用它强化军事能力,比如自主侦察、精确打击,又要靠它拉动产业升级,抢占未来经济制高点。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美国已经在盘算增加研发拨款、搞产业联盟,还在全球抢AI人才,甚至想主导国际AI标准制定,把技术竞争变成了零和博弈。 科学探索本该是开放协作的赛道,可美国却非要把它搞成闭门造车的竞赛。一边喊着“解决世纪难题”,一边忙着筑高墙、搞垄断,这种矛盾的操作注定让计划打折扣。AI技术的突破需要开放的交流环境和务实的应用场景,而非单纯的资源堆砌和霸权执念。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