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东晋葛洪养生思想的精髓,集中体现在“十二少”思想之中。他断言::“十二者若存,则养生之道徒设耳” 这是他开出的一剂对抗“内耗”的良方,主张通过节制思虑与欲望,让身心回归一种从容不迫的平衡状态。 一、我们应该熟知“十二少”具体内容 1. 少思:避免过度思虑,防止精神耗损(对应现代“焦虑伤身”) 2. 少念:减少杂念纷扰,保持心境澄明(如庄子言“心斋”) 3. 少欲:节制物欲贪求,效法老子“见素抱朴” 4. 少事:简化事务缠扰,践行“无为而治” 5. 少语:谨言惜气,暗合“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 少笑:忌纵情大笑,防“气随笑泄”(中医谓“喜则气缓”) 7. 少愁:排遣忧思郁结,效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 8. 少乐:警惕乐极生悲,如《淮南子》载“乐极生悲” 9. 少喜:克制狂喜激动,防“喜伤心”(《内经》五志相胜) 10. 少怒:平息嗔怒火宅,学张良“猝然临之而不惊” 11. 少好:淡泊特殊嗜好,免“玩物丧志”(《书经》训诫) 12. 少恶:消解厌恶憎恨,修佛家“怨亲平等” 二、哲学思考 以“致虚守静”为体,呼应《道德经》“少私寡欲” ,固守道家根基。情志过激伤五脏(怒伤肝、喜伤心等),现代心身医学己证实情绪与免疫系统关联 。对抗信息过载:如“少念”对应数字极简主义。 缓解成就焦虑:“少事”启发聚焦要务,如巴菲特“专注清单法” 日本“间”(Ma)文化倡导留白,与“少喜少怒”异曲同工 三、日常指引 1. 常省“今日何事思虑过重?何欲未节?” 2. “少语”可设“静音时段”,硅谷精英流行每日2小时沉默修行 3. “少愁”转“吟啸”(苏轼沙湖道中吟诗),用艺术表达疏导情绪 十二少非禁欲苦修,而是在纷繁世事中修得一份清醒的节制。如罗浮山不老松,根扎岩隙而枝展云天,恰是葛洪“形神共养”的生动隐喻。养生法则 心神养生 养生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