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终于不装了!但这恰恰证明,美国,已经不行了! 上世纪90年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1-27 20:14:49

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终于不装了!但这恰恰证明,美国,已经不行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台海危机爆发时,美国海军迅速调动两艘航母战斗群进入周边海域。那时,美方凭借舰队规模和空中优势,轻松维持区域主导地位。舰艇编队推进,雷达系统全天候监控,飞行员执行空中巡逻任务,确保任何潜在行动都处于掌控之下。这种部署源于长期的模糊策略,即不明确干预承诺,却通过实际力量展示制造威慑。多年来,美国多次运用类似手段,维护其在西太平洋的影响力。 进入新世纪,局势发生显著变化。2024年美国国防部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详细评估了对方的军事进展。报告指出,在第一岛链内,导弹系统已形成全面覆盖,射程覆盖周边关键水域。这些武器对移动目标的打击精度大幅提升,超出早期预期。五角大楼的模拟演习数据显示,在假设台海冲突场景下,美方可能损失多艘大型舰艇和数十架飞机。指挥层反复分析投影数据,调整战术方案,以应对这些挑战。 报告进一步承认,2023年下半年,对方在周边海域的巡逻活动已成常态。每日战机逼近次数达数十架次,舰艇编队进行协同航行,增强区域控制力。美军试图回应时,常面临补给延误,燃料输送船队在后方等待,影响响应效率。美舰穿越海峡的停留时间缩短至数小时,瞭望系统报告周边平静。这种转变反映出美方行动空间的收缩,源于对方能力的快速迭代。 特朗普的表态标志着美方策略的公开转向。2024年10月下旬,在佛罗里达州一场竞选集会上,他强调提供全面援助,确保台湾获取足够装备。演讲中,他列出援助要点,台下人群响应热烈。此后,在白宫记者会上,他重申立场坚定,避免细述细节。 然而,这种直白更多暴露美方困境。2024年报告详述对方反舰导弹性能,射程超过1500公里,末段机动轨迹复杂,现役拦截系统难以有效应对。西太平洋演习中,锁定目标的尝试屡次失败,屏幕显示偏差明显。可用大型舰艇数量有限,仅四五艘随时待命,其余在维修船坞,修复进度缓慢。财政压力加剧这一局面,2025年国债总额达36.1万亿美元,利息支出已超多个部门年度预算总和。 军费虽高达8860亿美元,但采购效率低下。战机交付计划从156架缩减至134架,装配环节零件短缺。驱逐舰建造目标每年三艘,实际仅完成一艘,供应链中断导致停工。制造业外流后,本土实体经济空心化,军工成本飙升。F-35项目延误频发,供应商仓库积压,卡车运送推迟数周。这些问题削弱美军在太平洋的持续存在,巡逻频率下降,基地警报增多。 对台军售成为典型例证。2023年三笔交易总额19.3亿美元,装备多为库存旧件或需多年组装的新型雷达。军工企业通过此类订单缓解资金缺口,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收益中占比三成。若无此来源,生产线运转艰难。2024年军售案包括3.6亿美元导弹系统和2.28亿美元备件,交付周期长,实际增强效果有限。积压订单达205亿美元,台湾支付款项却久未到货,凸显美方履约瓶颈。 特朗普的喊话源于资源匮乏。竞选期间,他多次提及台湾半导体价值,却要求提高“保护费”,视其为谈判筹码。2024年采访中,他表示不会出兵干预,转而强调关税回应。这种务实调整反映美方不愿直接卷入冲突,优先经济手段。智库分析指出,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力不从心,不仅是装备问题,更是整体战略疲态。对方东风-21D导弹射程1500公里以上,专克移动舰艇,美方称其“航母杀手”。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速度超10马赫,轨迹不可预测,现役反导系统拦截率低。 报告中,美方模拟显示,第一岛链内作战,美军损失两艘航母和数十架战机,未获优势。腐败事件虽影响对方进程,但整体现代化步伐未止。2024年核弹头库存超600枚,到2030年将逾1000枚,增强威慑多样性。美军实际部署航母仅4至5艘,2025年尼米兹号退役后,可能降至10艘。新舰如肯尼迪号延至2027年交付,造船业份额仅0.2%,难以满足需求。 经济根基动摇加剧困境。国债滚雪球式增长,2025年到期规模10.8万亿美元,财政部连续发行新债置换旧债。利息负担重压预算,军费中武器采购成本翻倍。俄乌冲突后,全球供应链紧张,美方优先回填自身库存,台湾订单延后。2024年PDA军援5.67亿美元虽创纪录,但多为不对称武器,象征意义大于实战价值。特朗普团队鹰派虽强硬,却难掩实际退缩。

0 阅读:78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