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张召忠。你真是伟大的预言家!2015年你就说过:“美国啥也不干,让东方大国追,20年内赶不上美国!”这话说的太好了!这简直就是美国不想让我们赶上的心里话! 打仗就是打钱,2015年美国的国防开支高达5960亿美元,而中国只有2150亿美元。 这近三倍的差距可不是数字游戏,而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系统性优势。美军拿着这笔巨款,首先就砸在了全球布局上,当时他们在39个国家和地区有587个海外军事基地,驻军高达40万,这些基地就像撒在全球的军事驿站,维护费用就是天文数字。 而中国当时几乎没有成型的海外军事存在,光是这份全球投送的基础,就不是靠一时发力能赶上的。 关键是这些钱转化成了实打实的实战经验,2015年美军还在伊叙战场忙着打击IS,“内在决心行动”一年就出动17592个作战架次,投弹22286枚,3500多名军事顾问在伊拉克一线指导,士兵们在真实战场上学到的战术、应对损耗的经验,是闭门演习根本练不出来的。 而当时的中国军队已经多年没有实战经历,训练再刻苦也只能模拟场景,这种“纸上谈兵”和“真刀真枪”的差距,恰恰是钱能砸出来的——美军的弹药损耗、士兵战地补贴、装备实战测试,每一项都是巨额开支,而这些投入换来的是全球最丰富的现代战争经验。 空中力量的代差更是肉眼可见,2015年中国军迷还在为歼-20的试飞照片疯狂转发时,美军187架F-22已经形成完整作战能力,甚至连F-35都已经有数百架分布在全球基地,他们早就编好了隐身战机的作战手册,琢磨着怎么用这些“隐身刺客”踹开敌方大门。 而歼-20当时连正式服役都没影,还处于小批量试生产的准备阶段,发动机性能达不到标准五代机的超音速巡航要求,说白了还在“摸索怎么飞”的阶段,美军却已经到了“研究怎么打”的层面,这种代差背后是研发投入的巨大差距。 美国当年的军事研发预算就有498亿美元,比中国整个国防开支的五分之一还多,能同时推进新型发动机、无人机系统等多个前沿项目,而中国当时还在为核心装备的国产化攻关。 海军方面的差距更直观,2015年美国有10艘核动力航母,总舰艇吨位高达924.3万吨,光一艘“里根号”航母排水量就超过10万吨,而中国只有辽宁舰一艘训练型航母,海军总吨位才147万吨,连美军的六分之一都不到。 驱逐舰方面,美军阿利伯克级已经服役62艘,形成了成熟的航母护航体系,中国052D型驱逐舰当时才服役一艘,还没形成规模效应。 水下力量更是如此,美军71艘潜艇全是核动力,“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能携带24枚洲际导弹,而中国核潜艇总数不超过10艘,大部分还是常规潜艇,性能仅相当于美军上一代的“洛杉矶”级,这种质和量的双重差距,正是近三倍军费差距的直接体现。 很多人只看到武器的数量,却忽略了背后的体系支撑,美军的优势从来不是某一件先进装备,而是装备、基地、补给、经验构成的完整生态。 比如他们的航母战斗群,能依托全球基地实现随时部署,舰载机飞行员有足够的海外训练场地,后勤补给能跨洋跟进,这些都是需要几十年持续投入才能建成的。 而2015年的中国,海军还在为远洋巡航积累经验,空军还在补齐三代机、四代机的规模短板,战略投送能力、全球保障能力都还在起步阶段。 张召忠的话其实是给当时有些过热的舆论降温,提醒大家别被个别装备的突破冲昏头脑。 美军的家底是几十年砸钱砸出来的,从全球基地到实战经验,从装备规模到研发体系,每一环都领先一截,这种全方位的差距,绝不是靠一两件明星武器就能抹平的,所谓“20年追不上”,本质是正视这种积累性差距的理性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