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英国财政部公布数字服务税审查结果,确认继续对美国科技巨头在英国的收

往岁太平 2025-11-27 21:02:20

11月27日,英国财政部公布数字服务税审查结果,确认继续对美国科技巨头在英国的收入征收2%税费,并强调在全球统一税改方案落地前不会停征。(央视新闻) 有意思的是消息一出来,白宫立即回应“失望”,特朗普此前发出的关税威胁未能动摇伦敦。英国政府预计,到2030年该税每年可带来14亿英镑收入,远高于四年前的3.8亿英镑。 从市场层面看, Alphabet、Meta、亚马逊等公司需为广告、社交平台和在线商城的英国收入继续缴税,成本直接上升。如果它们选择把税费转嫁给广告客户或消费者,本地中小企业和终端用户的支出可能增加,英国数字经济活跃度或受抑制。如果企业自行消化成本,利润被压缩,投资者情绪可能转冷,对伦敦科技股估值形成压力。 眼下英国用单边税率先行,把“用户创造价值”理念写进本国法律,等于向经合组织主导的全球税改谈判施加硬约束:如果最终协议税率低于2%,英国可凭既成事实守住收益。如果协议流产,英国仍能持续收税,进退皆掌握主动。欧盟多国也在观望,如果英国顶住美国压力且税收可观,法国、意大利可能同步上调税率,形成对美科技企业的包围圈,增加美国未来谈判筹码的消耗。 站在英国角度上,坚持征税有财政与政治双重考量。公共财政缺口扩大,这笔收入可直接支持医疗与基建,无需另增居民税负。政治上,首相在议会面对“向美国低头”指责的风险,远高于面对“伤害英美特殊关系”批评的风险,尤其在特朗普威胁口吻强烈的背景下,退让会被视为软弱。英国选民对科技巨头避税早有不满,政府顺势展现强硬,符合国内情绪。 作为长期跟踪国际经贸的观察者,我认为英国此举并非纯粹赌气,而是精准计算:短期填补国库,中期保住规则主导权,长期逼迫美国回到多边谈判桌。 特朗普政府若想真正化解数字税蔓延,仅靠关税大棒已难奏效,拿出可被多国接受的全球税改替代方案才是根本。英美贸易摩擦不会因此彻底爆发,却会让科技领域的竞争更趋公开化。英国按下继续征税的确认键,既给本国财政加了一道保险,也把球踢回华盛顿,等待对方的下一步落点。

0 阅读:1
往岁太平

往岁太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