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默茨把话说得很硬。    11月26日,他公开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必须

芸霄记史 2025-11-27 21:45:06

德国总理默茨把话说得很硬。     11月26日,他公开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必须认清现实,这场战争已经没有胜算可言。默茨强调,涉及欧洲事务的所有决定都必须通过协商一致来完成,任何绕开乌克兰的协议都不可能带来持续和平。乌克兰不是棋盘上随意摆布的棋子,它是一个有主权的国家,要维护自身的利益和价值观。   这番话表面上是对俄罗斯的警告,但其实更多是说给美国听的,就在此前,美俄之间传出一份所谓“28点方案”,外界普遍认为两国正在为停战寻找突破口,但谈判桌上并没有乌克兰和欧洲的位置。   这让德国和欧盟感到措手不及,因为这意味着美俄可能已经在私下决定乌克兰的命运。   面对这种局势,默茨选择了公开表态,用强硬的言辞表达不满,德国不愿意再被动接受大国博弈的结果,它希望欧洲在这场战争的未来中能拥有话语权。   然而,喊话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一回事,欧洲并没有足够的筹码去影响美俄之间的谈判,美国控制着战争援助和安全资源,俄罗斯掌握着能源和军事主动权,欧洲几乎被挤出了决定权的核心圈子。   德国当然愤怒,但愤怒并不能改变现实。欧洲经过两年的战争已经疲惫不堪,经济压力、能源短缺、通胀上升都在消耗民意。   对于默茨政府来说,不论他多么强调独立与主权,也不得不承认德国在战略上仍然要依赖美国的支持。   乌克兰在战场上失去的,不只是领土和军队的消耗,更是地缘政治的主动权,它逐渐从一个独立的参与者,变成他人谈判桌上的条款。无论结果如何,乌克兰都面临最沉重的代价。   随着战局发展,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战争可能会在一份不对等的协议中收尾,乌克兰不仅可能失去部分领土,更可能在政治上被迫接受一种被动的和平,而这种和平的设计中心,不在基辅,也不在布鲁塞尔,而是在华盛顿和莫斯科。   对欧洲来说,这场战争早已超出它的掌控,它既想维护道义,又害怕被局势拖垮,结果是,美国得到了安全红利,俄罗斯稳固了边境缓冲区,而欧洲和乌克兰成为了最大的输家。   默茨的强硬表态,更多反映了欧洲在大国竞争中的焦虑,他想让德国在国际秩序中重新被听见,但在美俄定下游戏规则的现实里,这种声音显得微弱。   这场战争的走势正在逼近拐点,大国的谈判正在幕后进行,而被影响的国家却还在表面呼喊。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当一个地区缺乏自主战略思维,就会被别人书写结局,如今,对乌克兰如此,对欧洲也是如此。

0 阅读:27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