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都在笑她,品牌方却在偷着乐。 ​ 你是不是也觉得吴艳妮搞砸了? ​ 这话说的

家装色彩搭配 2025-11-28 01:50:44

全网都在笑她,品牌方却在偷着乐。 ​ 你是不是也觉得吴艳妮搞砸了? ​ 这话说的,真是戳到点子上了。 ​ 表面看,吴艳妮在巴黎奥运会女子100米栏预赛因抢跑被取消成绩,网上嘲讽声一片。 ​ 可品牌方确实没动静,16个代言稳稳的。 ​ 阿迪、伊利这些大牌精着呢,一个都没撤。 ​ 为啥?因为现在的游戏规则早就变了。 ​ 吴艳妮这次抢跑,抖音话题播放量冲到42亿。 ​ 什么概念?顶流中的顶流。 ​ 骂也好,嘲也罢,手指滑动一下,流量就上去了。 ​ 资本要的不是金牌颜色,是能炸开网络的关注度。 ​ 你越讨论她,她商业价值反而越高。 ​ 这年头,黑红也是红。 ​ 回头看吴艳妮这一路,争议就没停过。 ​ 去年成都大运会摘银,今年全国田径大奖赛夺冠,实力是有的。 ​ 但让她出圈的,往往是赛场外的动作——标志性的手指指天、个性张扬的打扮、赛前那股“舍我其谁”的劲儿。 ​ 有人觉得她狂,不尊重传统体育精神;也有人夸她真实,打破运动员刻板印象。 ​ 这种两极分化的评价,恰恰成了流量的催化剂。 ​ 品牌方可不傻。 ​ 他们签吴艳妮,看中的早就不只是成绩。 ​ 而是她背后那群Z世代年轻人。 ​ 这批用户,追求个性,反感说教,容易被有话题感的人物吸引。 ​ 吴艳妮的“人设”,正好踩中了年轻人的情绪点。 ​ 伊利、阿迪这类大众消费品,要的就是这种穿透圈层的讨论度。 ​ 哪怕有人不喜欢,只要记住品牌了,目的就达到了。 ​ 再说深一点,体育明星的商业化早就进入新阶段。 ​ 以前是“金牌决定一切”,现在呢? ​ 谷爱凌夺冠前就是顶流,全红婵的纯真人设一样圈粉。 ​ 体育圈和娱乐圈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 运动员能不能接住流量,转化成商业价值,成了新考题。 ​ 吴艳妮或许没拿奖牌,但她把流量玩明白了。 ​ 不过话说回来,流量这把双刃剑,也得小心握着。 ​ 短期看,争议能换热度;长期看,终究要靠实力说话。 ​ 如果每次大赛都只剩话题没有成绩,观众也会审美疲劳。 ​ 品牌方现在按兵不动,是在观望她下一步能不能用成绩挽回口碑。 ​ 体育的根,终究扎在竞技场上。 ​ 最后想说的是,这个时代,理解规则比抱怨规则更重要。 ​ 我们可以不喜欢“黑红”逻辑,但没法否认流量就是硬通货。 ​ 吴艳妮的现象,折射的是整个注意力经济的狂欢与荒诞。 ​ 作为普通人,保持清醒就好——别让情绪成了别人的燃料,也别让喧哗盖过对真实的追求。 ​ 毕竟,体育最美的部分,永远是拼搏本身。 ​

0 阅读:42
家装色彩搭配

家装色彩搭配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