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这下打工人的“摸鱼自由”要被AI没收了! 钉钉AI管家上线员工行为监控,2025年11月28日 你还在用AI写周报、做PPT?小心老板正通过你的“AI管家”,看得一清二楚!钉钉刚刚上线的“AI办公管家”功能,表面是帮你自动归档会议纪要、生成待办清单,实则悄悄记录你每天调用AI的频次、使用场景、响应速度,甚至能分析你“工作专注度”——美其名曰“提升效率”,实则把“数字监工”塞进了每个打工人电脑。 这不是危言耸听。钉钉官方文档明确写着:企业管理员可查看“AI使用热力图”,掌握员工在哪些任务上依赖AI、哪些时段活跃、哪些任务耗时异常。听起来像绩效助手,细想全是坑——我用AI十分钟搞定日报,是效率高?还是“工作量不满”?我下午三点没调AI,是休息?还是“消极怠工”? 更魔幻的是,这功能还和绩效系统打通了。某杭州科技公司已试点“AI活跃度=工作投入度”模型,结果一个埋头写代码的工程师,因不爱用AI,被系统判定“协作意愿低”,年终奖直接打折。这哪是智能化?这是用AI给“内卷”装上GPS! 别怪钉钉狠,这是企业数字化管理走到头的必然。老板想要“可视化效率”,AI就成了最佳“眼线”。可问题是,创造性工作哪能用“AI点击量”衡量?写一行代码可能思考三小时,这“空窗期”算怠工吗? 说到底,AI不该是监控工具,而是解放工具。现在倒好,工具没解放人,反而先锁死了自由。未来最讽刺的职场场景可能是:你越用AI偷懒,系统越夸你高效;你越认真干活,系统越说你“没用AI,效率低下”。 打工人的新噩梦:**不是被AI取代,是被AI“证明”你不配拿工资。** 钉钉 AI监控员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