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跃进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让工人下岗,还要人家从头再来,你们为什么不从头再来呢?”说得好!为什么让三千万国企工人从头再来?为什么你们自己不从头再来?
1958年,艾跃进教授生于天津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名码头工人,母亲在服装厂当裁缝。家境贫寒的艾跃进从小就勤奋好学,小学成绩名列前茅,被评为校级学习标兵。中学阶段,艾跃进韬光养晦,潜心钻研,高考时以全市前十的高分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 大学期间,他广泛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深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武装斗争理论思想的影响,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艾跃进深刻领悟到,建设强大的国防,必须要有先进的军事理论指导实践。 因此,他主动要求参加全军军事理论培训班,历时半年对我国军事理论体系有了系统深入的理解。这为他未来从事军事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毕业后,艾跃进被分配到南开大学团委工作。 工作之余,他继续潜心研究军事理论。他深入剖析国外军事理论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学派,对比我国军事理论的发展现状,深感理论创新刻不容缓。 1986年,在他的提议和积极争取下,南开大学增设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概论》课程,由他任主讲教师。艾跃进教授结合自身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采用激情洋溢的语调讲授这门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许多学生在聆听他的课程后,选择走上为国防服务的道路。有学生感慨地说,老师的课让他们这些平凡大学生,也有机会一窥伟大领袖的军事思想内涵,受益终身。在艾跃进的推动下,南开大学军事专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军事人才培养基地。 1991年春,在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下,艾跃进奔走呈报,终于获得南开大学设立军事学专业硕士点的批复,这是全国第一所非军事院校开设军事学硕士学位。艾跃进亲自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理论联系实际,学思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 他还聘请多名退役军官担任兼职教师,深入一线部队开展实践教学,确保理论教学与实战需求紧密结合。第一期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多个学生的论文被评为国家优秀硕士论文,部分学生还直接被部队录用。许多学生在部队服役期间立下战功,有的已晋升为师级高级将领。 这充分证明了艾跃进培养模式的先进性和实效性。在教学实践中,艾跃进深感我国军事理论创新亟待加强。 1993年,他主持南开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系统阐释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实践价值。 他还指导多名研究生开展军事理论前沿领域的攻关研究,涉及信息化战争思想、实战教范研究等热点难点问题,取得系统性成果,为我军转型提升提供智力支撑。艾跃进长期担任《军事学术》等核心刊物编委,推动军事理论研究成果发表与交流。他还发表大量高质量论文,出版《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准备研究》等多部专著。 这些研究成果丰硕,奠定我国现代军事理论基础,也使艾跃进教授跻身为我国中青年军事理论家中的佼佼者。艾跃进教授关心时政,敢于批判社会不公。 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带来了裁员潮。许多工人在完成工作任务后却遭无情裁员,艾跃进看在眼里,怒在心头。 1998年,他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愤慨地说:“让工人下岗,还要人家从头再来,你们为什么不从头再来呢?”这句话道出了许多普通劳动者的心声,对资本家的无情谴责引起强烈反响。 媒体高度关注报道了这一事件。在公众舆论压力下,一些企业被迫暂缓裁员计划,并补偿了部分下岗工人。这充分显示出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责任担当。 艾跃进教授热爱劳动人民,尊重劳动成果。他经常在课堂上讲解毛泽东关于工人阶级的重要论述,告诫学生要珍惜共和国来之不易。他还带领学生深入国有企业、建筑工地开展调研,让学生亲身了解工人的不易。 通过这些教育实践,许多学生坚定了工农立场,矢志报效祖国。艾跃进教授提醒学生,中国能从贫穷走向富强,源于广大工农群众的辛勤付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劳模事迹激励着中国人民拼搏奋斗、不怕牺牲。 他呼吁全社会关爱劳动者,维护工人权益,让劳动者过上幸福生活。2016年,艾跃进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仅58岁。 学校为他举行了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千名学生和教职工前来悼念这位可敬的老师。许多学生和教育部门都在悼念活动上发言,充分褒扬了艾跃进为国育才的卓越功勋。悼念会上还宣读了中央军委对艾跃进教授的生前事迹给予高度肯定的慰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