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川外和西政所在的歌乐山下,周围看似茫茫大山,其实暗藏很多国企和老厂以及相关机构。除了歌乐山上的林园(通信学院)以及好几个国营工厂,山脚下周围也有不少。比如梨树湾那面,除了特钢厂的小铁路和成铁重庆段的维修站,还有很大一片看似民房的区域,我走进去逛了一下,才知道这是已经破产的灯泡厂和家属区。当时已经日落,我准备回去,就随便找路下坡,结果误打误撞走进更深的一片山脚区域,这里居然是川外和西政附近最大的单位——重庆无线电厂家属区。
这片区域叫小杨公桥,和大杨公桥离得不远,叫和睦村,友爱村,附近还有一个团结村,就是烈士墓转盘旁边以前去过的那个拆迁家属区。当时里面的老奶奶告诉我那里是无线电厂家属区,我还以为是重庆的无线电一二三厂,结果是电子工业部直属的,是军工厂,级别高很多。这么大片区基本都是这个重庆无线电厂的地盘,包括半山上的那个32170部队(就是每年给川外新生军训的那个,经常在西政后门都能听到他们训练打靶的枪声此起彼伏),都是为了保护这个工厂而驻扎的。
重庆无线电厂,也是陪都时代内迁厂,最早是1929年在南京成立的国府陆海空三军无线电修理厂,1938年内迁陪都重庆。解放后这里成了716厂,继续从事无线电方面军工生产。1980年代,无线电厂迎来黄金时期,还开发出了“金鹊”牌彩色电视机,质量不错,工厂效益很好,职工福利也稳居前列。当然到了新千年市场经济大潮深化,工厂破产改制股份制,注册为重庆金美通信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资产重组,金美公司成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下属三级企业。
目前无线电厂发展还是比较稳定,还有博士后流动站,毕竟是军工企业,效益再差都有基本保障。他的家属区也很大,从烈士墓到杨公桥,林泉雅舍背后大片山脚区域全是他的地盘。里面的家属楼从1950年代的平房,到新千年的新建家属区,一应俱全。里面旧房住的大多是退休职工和家属,他们很多在两千年改制的时候就办了退休,几万块钱买断,后面全部归社区。他们说到现在一个月退休工资才三千多,确实不多,当然他们是基层工人,而且退休得早,要是中层肯定就高。或者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那个福利也非常高,医保报销都要多将近一半,因为有公务员补助。据说公办中小学老师副高级职称退休一个月也基本有八九千。所以最惨的只有民办单位,据说民办高校老师副教授退休一个月才三千多,真的见了鬼了。这也是现在还有那么多年轻人拼命要“上岸”的原因。















燃烧的小可爱
灯泡厂长大的娃儿路过
啊哈
这个家属区我去过,不过没有了解这么详细,小吴在哪里找的资料
weimokk
哎呀呀,当年在川外读书耍朋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