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旅行目的地:重庆长风厂(citywalk317)

鼎霄吴同学 2024-12-06 16:55:01
重庆作为大后方,不但在抗战陪都时期是主要工业基地,在三线建设时期同样是。不但重庆市区有很多内迁工厂,下面区县也有很多。比如长寿的长风厂。 长风厂全称重庆长风化工厂,代号230工程,是1966年在长寿建立的三线建设配套化工厂(注意不是江津那个长风机器厂)。主要生产化工原料,支持军工建设。1974年,长风厂生产的化学稳定剂为卫星发射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导弹的使用做出了贡献。2009年,长风厂改制为重庆长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2021年7月长风厂整体搬迁到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在隶属于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是重庆渝化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因为老厂区所在地理位置太偏僻,从长寿老城区开车都要半小时才能到的山沟里。所以三年前厂区搬迁到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老厂区停产,但原来的生产装置、公用工程、配套及后勤设施等全部保留,改造成了工业遗址展览馆,目前是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 长风厂官网里面介绍老厂区已经打造成研学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和大思政教育基地。我们是周天下午去的,感觉除了那栋三线建设展览馆(以前厂里的电影院),其他并没有什么基地。也许只是挂了一个牌,或者是周末没开放,但展览馆在规定开放时间没有开放而是大门紧闭,让人遗憾。 目前这里面还住了很多人,因为是家属区。以前的办公楼和食堂之类的公用设施空置了,也没有开发打造。 家属区的楼房从1960年代的筒子楼到1980年代的套房都有。大部分退休职工住在套房里,但也有一些住在以前的筒子楼。筒子楼看起来明显很破旧,不论是外观还是里面的设施,都只能说能够使用,但没啥环境,有的老职工还在一楼养了鸡鸭,种了点菜。这里面虽然树木茂密,但是有一条小溪几乎就是臭水沟,很明显一股臭味,从桥上走过都能闻到。而臭水沟边上还有两栋家属楼,住一二楼的职工可真是遭了罪了。 长风厂老厂区和家属区当年还是很繁华,虽然远在村里,但是他们还有自己的消防队,有一栋专门的消防队大楼,但奇怪的是,那片区域空气中有很明显的墨汁气味,不知道是不是挨着那条臭水沟的原因。 沿着马路往家属区深处走,还能看到一个当年的厂医院。房子是六、七十年代的筒子楼,里面的一些医疗设施都还没有完全搬走,颇有一点唐家沱那个阴森的军政部后方医院的感觉。 现在老厂区家属区住的几乎全是退休老年人,年轻人都没看到几个。因为这里确实离城区太远了,各方面基础设施也落后了,年轻人肯定不愿意呆在这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