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更新的一点思考(citywalk318)

鼎霄吴同学 2024-12-08 15:59:48
旧城改造,老厂新生,是这几年很火的话题。重庆有那么多国企老厂,其中一半都搬迁,破产,或者关停。如何让这些老厂房,老厂区和老家属区恢复生机,最大程度利用其价值,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实这几年重庆已经做了很多努力,进行了很多闲置老旧厂区改造,效果也有一些,不过也存在很多问题。这几年我去了这么多类似地方,特别是重庆市区,几乎大部分这样的老厂区老家属区都去过。作为旁观者,我觉得有些地方做得不错,其他很多还需要加强。 做得最好的当然是谢家湾的民主村社区,这个不用多说,不管是旧厂房还是旧家属区,因为上面的关注,已经做成了正面典型。其他的比如南岸后堡社区,我觉得也改造得不错,利用好了绝佳的观景平台,又连接了下面的长江国际,当然后堡没有什么厂房,主要是居民区。曾经爆火的鹅岭二厂,也是改造得不错的代表。厂区做了很好的开发,加上明星效应,观景平台和里面的特色商店,确实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但最近二厂的商铺经营在走下坡路,具体原因除了大环境影响消费以外,定位缺乏特色和历史沉淀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重庆市区其他改造不错的厂区和家属区当然还有观音桥的北仓,以及渝中区的山城第三步道。这些成功案例,除了定位正确,设计改造没有乱来以外,区位优势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除此之外,重庆其他大部分国企老厂区改造都存在问题,很多是做死了,投了钱,但完全没达到预期效果。比如九街有个单位,印制一厂,豫丰里影视基地,还有远一点的红岩机器厂,陈家桥的C97文创园,巴南道角的机床厂等等一大堆。这些老厂区准备搞成文创基地,结果不但没有游客,连设计公司和商家也少得可怜,最后只能空置或者低价租给私人小厂办厂。 其实,租给私人小厂办厂不失为一个好路子,因为不是所有的老厂都能搞成文创园,没这么多游客量,大家对这种文创园的兴趣度也不是太高。但是,很多老厂区连租都租不出去,因为地理原因和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以及本身的宣传问题。 所以我认为,长寿长风厂的改造思路倒是值得学习,不一定非要搞成文创园或者租给私人办厂,还可以政企合作,校企合作,搞大思政课基地,实习基地,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等等,有了企事业单位背书和资金支持,办事也方便。 如果要引流,甚至可以免租邀请一些文创设计单位来开店,同时利用自媒体这种快速传播路径引流。但归根结底,是否有历史内涵,能否给参观者带来深度体验,增长知识,才是关键。

0 阅读:0

评论列表

一只小毛驴

一只小毛驴

3
2024-12-09 10:45

有思路

挣扎的松柏

挣扎的松柏

2
2024-12-09 09:49

我上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