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15篇顶刊,人均碾压清北 西湖大学把“小而精”玩成了降维打击 180位教授,40%来自海外,人均一篇顶刊。清华、复旦还在卷规模,西湖直接卷效率:人少,钱多,选题自由。博士生537人,本科只招90人,导师比学生还多,想摸鱼都难。 本科还没毕业,就能跟着诺奖级导师做实验。这不是画饼,是2025级浙江考生的真选项。清北是航母,西湖像快艇,转弯快,火力集中。 有人担心新学校没底蕴。底蕴是校友捐楼吗?西湖的底气是施一公刷脸拉来的200亿社会资金,是教授治校不用看行政脸色,是实验室24小时不关灯。 选大学不是选名气,是选未来七年你跟谁熬夜。想冲诺奖,想改规则,西湖给你一张船票。
外出学习期间,跟一个211大学的教授聊了几句。1、我问他关于高校老师非升即走的
【3评论】【7点赞】
否极泰来
除了发表文章,能不能报道一下他们做出了哪些东西推进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
浏源
诺奖级的导师?
赠光和日月
施一公刷脸拉来的200亿社会资金,能够用几年?施一公要是真科学家,为什么不一心一意做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