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重庆夏天越来越热,八月下旬还在40度高温。幸好近年来重庆开放了不少人防工程纳凉点(包括一些地下轻轨站),才让酷热的城市有了一些清凉元素。
毕竟这个夏天高温持续两个月,如果每天24小时开空调,先不说电费多少,空调着不着得住都是个问题。特别是很多老社区居民都是普通民众,收入并不高,如果这么开空调也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因此很多退休老人带着小朋友到各种人防工程纳凉点避暑。
前面发过一些开放的防空洞纳凉点,我觉得比轻轨站要好。首先有座位,而且很多,不像轻轨站板凳少,很多坐地上。其次有电,可以充电,还有免费的直饮水,这是轻轨站不具备的。配置好一点的防空洞还有厕所以及电视,书刊,老年人带着小朋友完全可以在里面待上一下午。这次去的是石井坡街道某个大型防空洞纳凉点。
根据今年人防工程发布的纳凉点地图,石井坡地区有三个防空洞开放,但有个很大问题是没有具体地点,地图上也搜不到。我坐轻轨在石井坡站下车,一路问人,根据经验往特钢厂老家属区里面走,问了好几个人,走过中心湾,老双碑,一直走了将近半小时,才走到光荣坡这个防空洞。其实就在莲光校车站旁边,防空洞有个出口出去就是莲光校校园里面。
莲光校其实就是莲光小学,是特钢厂的子弟校。陪都时期特钢厂就是兵工署第二十四兵工厂,和双碑的嘉陵厂相邻,前身是重庆电力炼钢厂,算是“西南工业之母”,抗战时期,二十四厂电力炼钢支援抗战,作出了不少贡献。解放后二十四厂变成重庆第二钢铁厂,属于大型国企,计划经济时代效益曾经非常不错,职工加上家属数万人,都住在石井坡到双碑片区的老家属区里。但是因为国企的通病,以及特钢厂自己经营管理不善,员工也离心离德(网络上有一篇《我们是如何搞垮重庆特钢厂》的文章,写的比较详细,从中可见一斑),2005年特钢厂破产。
虽然破产了,但当年的防空洞仍然非常好用,虽然这个防空洞太矮,大部分高度最高只有一米八,但是里面凳子多,有水电,可以喝水充电看电视打牌聊天,很多附近军民在里面乘凉。当然几乎都是老年人,有两位老奶奶在聊天,我问其中一位,她说她80岁了,以前是特钢厂的普通工人,已经享受了三十年退休生活,现在一个月退休工资有3500,很知足。因为日常吃穿用度并不多,也有职工医保,能报销大部分药费,只要不生大病,就生活非常舒适了。确实目前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生活还行,当然公务员或者这些单位的干部退休工资就更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