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措施
紫寒聊职场
2025-09-08 22:49:18
近期,梳理了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基本原则和应急处置措施,大家在日常管理、学习备考及面试答题过程中,可以围绕以下要点展开,具体内容分享如下:
[一R]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①密闭设备:船舱、车载槽罐、窑炉等。
②地上有限空间:酒糟池、发酵池、腌渍池等。
③地下有限空间:地窖、污水井、化粪池等。
[二R]有限空间三大风险
①中毒:硫化氢、一氧化碳等。
②缺氧室息:二氧化碳、甲烷、氮气等。
③燃爆:甲烷、氢气、铝粉、玉米淀粉等。
[三R]有限空间作业五种错误认识
①没有闻到或看到任何危险,进入没问题吧。
②只是探头进去看看,不是真的要进去。
③进去就看一下,很快就出来。
④都检查过了,没问题了,可以不用测试仪器。
⑤一旦出事,捏住鼻子、屏住呼吸就逃出来了。
[四R]有限空间十不准
①未经审批不准作业。
②作业现场不了解作业方案、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及作业安全要求、应急处置措施不准作业。
③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不准作业。
④未佩戴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准作业。
⑤没有监护不准作业。
⑥各类应急装 备竞全设备,不符合规定不准作业。
⑦未经风险辨识不准作业。
⑧未确定联络方式及信号不准作业。
⑨未经培训演练不准作业。
⑩未检查好应急救援装备不准作业。
[五R]有限空间十必须
①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停止作业,积极开展自救互救,严禁盲目施救。
②必须安全施救,禁止未经培训、未佩戴个体防护装备的人员进入有限空间施救。
③作业现场负责人必须 及时向本单位报告事故情况,必要时拨打“119”“120”电话报警。
④救援时须设置警戒区域,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
⑤救援人员必须正确穿戴个体防护装备开展救援行动。
⑥有限空间内救援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隔断)措施。
⑦必须保持持续通风,直至救援行动结束。
⑧必须根据条件安全施救,具备从有限空间外直接施救条件的,救援人员在外部通过安全绳等装备将被困人员迅速移出,不具备从有限空间外直接施救条件的,救援人员进入内部施救。
⑨救援人员必须与外部人员保持有效联络,并保持通信畅通。
⑩必须保护救援人员安全。救援持续时间较长时,应实施轮换救援,出现危险时,救援人员立即撤离危险区域,等待安全后再实施救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