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检查:为何受伤的总是安全员? 如今,全国多地开展专家进厂排查安全隐患的工作,本是助力企业筑牢安全防线的好事。可实际落地中,不少安全员却陷入“跑断腿还背锅”的困境。政策初衷与执行现状的落差,值得我们好好聊聊。 1. 安全员的困境:在“审查”与“背锅”间挣扎 专家进厂查隐患,安全员成了最忙碌的人。他们不仅要忙着搬运各类资料、配合检查流程,更要面对检查后所有问题被“一揽子”甩到身上的局面。一旦查出隐患,老板一句“能力不行”,就能把所有责任推给安全员,让他们成了事故风险的“替罪羊”。 本该是帮扶企业的安全检查,渐渐有了“审查”的意味。专家需要拿出排查成绩,企业要维护自身面子,唯独夹在中间的安全员,只剩满肚子疲惫。他们既没有分配整改资源的权力,也没有要求其他部门配合的话语权,却要承担最终的责任,这种“权责不对等”让安全管理陷入尴尬。 2. 破局之道:让安全检查回归“帮扶”本质 要改变这种现状,关键是让安全检查从“找问题”转向“解问题”。首先,整改清单不能只交给安全员,而应按责任划分到具体部门,明确整改时间节点,同时配套相应的人力、物力资源,让“人人管安全”不再是口号。 其次,专家意见需要公开透明。把排查出的问题、整改建议清晰地同步给企业各层级,让大家清楚知道“要改什么”“怎么改”,避免信息只集中在安全员手中,导致整改推进受阻。更重要的是,企业老板要转变观念,把安全员当成安全管理的“队友”,而非“背锅侠”。安全员的价值是识别风险、推动整改,而不是独自承担所有压力,只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话语权,才能真正凝聚起安全管理的合力。 3. 这口“锅”,不该由安全员独自扛 安全管理是企业全员的责任,绝非安全员一个人的事。专家检查的目的是帮企业发现漏洞,老板的职责是统筹资源推动整改,各部门要主动落实自身的安全责任。如果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安全员,不仅会寒了他们的心,更会让企业安全管理失去根基。 关于企业安全检查中的责任划分,你有哪些经历或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也别忘了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获取更多安全管理领域的深度思考。
企业安全检查:为何受伤的总是安全员? 如今,全国多地开展专家进厂排查安全隐患
雪巧的职场
2025-09-22 05:23: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