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终于发现了一个事情,俄军拉平上将,完全就是“乌克兰的大英雄”,这种人早就应该被废掉。俄罗斯方面,已经正式命令,俄军北方战区司令亚历山大·拉平上将,被剥夺军职了! 说拉平上将是“乌克兰的大英雄”,真不是故意埋汰他,是他在战场上的操作实在让人看不懂。俄乌战争刚开打那会儿,拉平还顶着俄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的头衔,手里攥着不少精锐力量。 可就是这么一副好牌,被他打得稀碎。当时俄军给中央集团军群定的目标很明确,拿下几个关键战略点,打开推进的口子。结果打了半天,重要目标一个没啃下来,反倒把自己的阵脚搅得一团糟。 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组织混乱,拉平偏就踩了这个大坑。部队调动没个章法,前线需要支援的时候,后备力量半天跟不上;该集中火力突破的地方,兵力分散得像撒胡椒面。 士兵们在前线打得摸不着头脑,后面的补给线还频频出问题。打不过就撤退也能理解,可拉平手下的撤退更像是溃逃,大批重武器装备直接扔在战场上,坦克、装甲车、火炮,能丢的几乎都丢了。 这些装备后来全成了乌军的“战利品”,有的修修就能用,有的拆零件也能补自家装备的缺口,等于变相给对手送了波“大礼包”。 那阵子俄军前线的士气低到了谷底,不少士兵私下里抱怨,跟着这样的司令打仗,根本看不到赢的希望。 中央集团军群本来是俄军的主力之一,硬生生被折腾成了“拖后腿”的角色。当时外界就有声音,说拉平的指挥能力根本不配当集团军群司令,可那会儿俄军正忙着调整整体战略,暂时没腾出手来处理这件事。 后来拉平被调到北方战区当司令,本以为换个岗位能有起色,没想到还是老样子。北方战区的防御任务不算最吃紧,但也需要稳扎稳打,可拉平在部署上还是漏洞百出。 有几次乌军的小股部队迂回穿插,居然轻松突破了俄军的几道防线,虽然没造成大的损失,但也暴露了北方战区防御体系的松散。 下属跟他提建议,说该加强某个方向的布防,他要么不听,要么拖拖拉拉,等真出了问题再补救,早就错过了最佳时机。 俄军高层不是没给他机会,好几次在军事会议上提醒他注意指挥细节,调整战术打法,可拉平要么当成耳旁风,要么表面答应,实际行动一点没变。 他总觉得自己的思路没问题,是前线士兵执行不到位,或是敌人运气太好,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这种刚愎自用的态度,让北方战区的不少军官都憋着一股火,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没能力的人却能混日子,整个战区的战斗力怎么可能提得上去。 普京对俄军的表现一直很关注,尤其是前线指挥官的能力,更是重中之重。之前之所以没动拉平,多少还带着点“再观察观察”的想法,希望他能吸取教训,有所改进。 可看着拉平一次又一次掉链子,从中央集团军群到北方战区,没打出一场像样的仗,反而给俄军造成了不少不必要的损失,普京终于下定决心,不能再让这样的人占据关键指挥岗位。 这次剥夺拉平的军职,不只是处理一个不合格的将领那么简单,更像是给俄军高层敲了个警钟。现在俄乌战争还在胶着阶段,每一个指挥官的决策都可能影响战局走向,容不得半点马虎。拉平的例子摆在那,要是再有谁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或是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指挥,迟早会被拉下马。 其实早在拉平被调去北方战区的时候,就有军事专家分析,他的指挥风格根本不适合高层岗位。 他缺乏全局意识,总是盯着眼前的小战场,看不到整个战略布局;遇到问题又喜欢推诿责任,不愿意承担风险,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带好一支大军。之前中央集团军群的失利,已经让俄军错过了初期的有利时机,现在要是再让拉平在北方战区继续折腾,指不定还会出什么乱子。 俄军这次果断拿下拉平,也是想给前线士兵一个交代。之前因为拉平的指挥失误,不少士兵白白牺牲,还有很多人因为装备被丢、补给跟不上,在战场上吃了不少苦。 现在处理了拉平,也能稍微平复一下士兵们的情绪,让大家看到高层整顿军纪、提升战斗力的决心。 接下来俄军肯定会重新调整北方战区的指挥体系,找一个有能力、有经验的将领来接替拉平的位置。毕竟北方战区虽然不是主战场,但也承担着牵制乌军兵力、保护后方补给线的重要任务,不能再出任何差错。而拉平失去军职后,大概率会彻底离开一线指挥岗位,他在俄乌战争中的一系列糟糕表现,也会成为俄军内部研究失败案例的典型教材。 说到底,战场上从来不会给无能者留面子。拉平从集团军群司令到战区司令,再到被剥夺军职,一步步走下坡路,根本原因还是自己能力不够,又不愿意正视问题。 普京这次的决定,既是对俄军负责,也是对这场战争负责,毕竟想要在战场上赢下对手,首先得把自己队伍里的“害群之马”清理干净,让真正有本事的人顶上,这样才能有底气跟乌军继续较量下去。 信源:第一军情
普京终于发现了一个事情,俄军拉平上将,完全就是“乌克兰的大英雄”,这种人早就应该
史鉴奇谈
2025-09-24 09:59:5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