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明牌了!我们必须做好全面脱钩的准备。也不仅仅是中国要与美国脱钩,美国也在时刻准备着与中国脱钩,因为美国也不想受到中国的制约!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其实这场博弈早就不是秘密了。过去几十年,中美关系就是一根绳子上的两只蚂蚱,谁都离不开谁。 中国需要美国的市场、技术,美国需要中国的制造、供应链。大家嘴上互相叫板,但心里都清楚,拆开很难。 可问题是,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科技、产业、金融这些关键领域,双方都不愿意在关键时刻被对方卡脖子。所以才会出现今天这种局面:一边做生意,一边防备。 美国的动作其实已经够明显了。限制芯片出口,搞供应链转移,拉着日韩、欧洲一起“去风险”。说白了就是怕中国在高端制造上追得太快,怕未来美国自己会反过来受制于中国。 这不是空话,美国人是真在行动。从半导体,到新能源,再到关键矿产,他们都在设计一套“去中国化”的方案。表面上是说为了所谓的国家安全,实际上是赤裸裸的竞争。 中国这边也没闲着。我们都知道不能把命门交给别人,尤其是核心技术和战略产业。过去几年,中国在半导体、操作系统、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拼命加码,就是要降低对美国的依赖。 就算暂时被人压着打,也要想办法突破。因为如果不提前准备,一旦对方彻底卡死,后果根本承担不起。 所以现在中美之间出现了一种微妙的状态:嘴上喊脱钩,手上还紧紧拉着。美国的苹果、特斯拉离不开中国市场,中国的出口也还严重依赖美国和欧洲的消费。 谁都知道彻底切断是自损八百,但偏偏谁都在做最坏的打算。就像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前线你来我往,后方还得继续交易。 这就是现实的吊诡之处。中国说要自主可控,美国说要降低风险,但只要看看跨国公司的账本,就能明白,这种连环套一时半会儿拆不掉。 比如新能源,美国喊着要发展,结果关键材料还得依赖中国。比如芯片,美国限制出口,但它本土企业在华的生意照样舍不得放弃。就算是美国农民,也清楚中国是最大买家之一。要真全面脱钩,谁都得疼。 但是,不能因为现在还绑在一起,就以为未来能继续这么混日子。全面脱钩的风险是实实在在的。 美国不会坐等中国继续壮大,等到有一天美国发现中国已经掌握核心话语权,它才是真的寝食难安。 所以,美国一定会加码脱钩的动作,力度可能越来越大。中国要想不被动,就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这准备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打实的产业升级。高端制造要挺起来,关键技术要攻下来,产业链要尽量闭环。 过去我们太依赖全球化红利,觉得只要做好分工,大家就能各取所需。可现实证明,规则随时会被改写,尤其当对手是美国的时候。所以,我们现在要学会自己兜底。 另一方面,美国也一样焦虑。虽然它声势浩大地喊“脱钩”,但真脱得了吗?这么多年,它的产业早就和中国绑死了。 美国的资本家们不是傻子,他们看到中国市场的规模,看到中国制造的效率,要他们轻易放弃,根本不现实。美国政府想脱钩,美国企业却拼命往里扎,这是它最大的矛盾。 最终可能形成的局面,就是“边脱边连”。在政治和安全层面,美国会不断强调对中国的防范,甚至采取更激烈的措施。 但在经济和产业层面,它们又不可能真的彻底切断,尤其是那些关乎自身利益的领域。中国也是同样的逻辑,一方面我们努力去美国化,另一方面也没法马上舍弃美国市场。 于是出现一种看似矛盾的状态,表面上针锋相对,背地里谁也离不开谁。 但话说回来,这种边脱边连的格局,其实对我们来说未必是坏事。因为它逼着我们加快改革和创新,逼着我们不能再抱有幻想。以前我们总觉得中美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断不了,也没必要断。 可现在对方已经明牌了,那就不能再把希望寄托在对方的善意上。我们必须把最坏的可能性放在桌面上,然后从战略到产业一步步做准备。 历史告诉我们,依赖别人迟早要吃亏。中国要想真正立得住,必须有自己牢固的根基。 核心科技不能受制于人,关键产业不能被人掐脖子,金融体系不能任人摆布。只有这样,不管美国搞什么花样,我们都能顶得住。 结尾必须说一句,脱钩不是我们的主动选择,但如果对方铁了心要这么玩,那我们也没得退路。 全面脱钩未必能彻底实现,但在脱钩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比他们准备得更充分。因为只有这样,当别人关上门的时候,我们才能自己打开一扇新的门。 这就是中美关系的未来,不会是彻底的对抗,也不会是完全的合作,而是边脱边连,边斗边合。 我们要接受这种复杂性,更要把握主动权。美国怕受制于中国,我们更不能受制于美国。准备好了,才不会被打个措手不及。
基本明牌了!我们必须做好全面脱钩的准备。也不仅仅是中国要与美国脱钩,美国也在时刻
当永安
2025-09-25 11:44: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