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的一个夜晚,群山深处的红岸基地,电波发射机轰鸣启动。叶文洁站在操作台前

槐树芳草涯 2025-09-26 18:52:21

1971年的一个夜晚,群山深处的红岸基地,电波发射机轰鸣启动。叶文洁站在操作台前,双手颤抖,却依旧按下了发射键。那一刻,整个人类都被卷入一个无人知晓的赌局。电波穿透大气,冲破寂静,朝着浩瀚的宇宙散射而去。她心里明白,这不只是一次科学试验,而是一场背叛。 没人知道,八年后的一个清晨,天线接收到了一条不可思议的回复。三个字,连打三遍——不要回答。这是警告,是绝望的呼喊,可她看见的却是希望。叶文洁笑了,激动得忘了恐惧。她不仅没停手,还加大功率,把更强的信号再度推向星空。 故事从这里开始,一个女人的孤注一掷,一段星际的暗流,一条足以改变整个人类命运的电波。1冷战正盛。世界表面上在核武器的阴影下对峙,暗地里却在争夺更高的制高点。红岸基地就建在这种背景下。它隐藏在山中,表面是军事雷达站,实则是中国最前沿的深空探测与电波实验中心。 叶文洁,本是清华物理系的年轻科研人员。因为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她被派到这里,既是研究员,也是被隔离的对象。孤独、失落、对人类的失望,让她渐渐把自己放进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她看到战争,看见毁灭,看见人类社会中的残酷。 一次次震动,让她心底萌生了一个可怕的念头:人类自己解决不了问题,也许要把希望寄托给外部力量。 红岸基地的天线阵是她的唯一出口。那天夜里,她计算轨道,锁定恒星,调动功率,把电波对准星空。信号强烈、清晰,带着地球的身份信息和她的渴望。按钮按下的瞬间,她知道自己突破了所有底线。那不是科学实验,而是一次叛离。 发射之后,基地一切照旧。电波消失在茫茫宇宙,没人察觉异样。叶文洁心里却留下了沉重的等待。她知道,或许永远不会有回应;但若真有回应,人类命运就再也回不到过去。 1971到1979年,这八年像无声的流沙。红岸基地平静运转,研究人员更换,技术项目推进,但无人知晓那一次越界的信号。叶文洁独自背负秘密,每天看着天线旋转,盯着仪器屏幕,心里只有一个问题:会不会有人听见? 八年的等待,孤独到近乎折磨。她的世界越来越窄,只有星空和电波能让她心跳加快。人类世界的残酷让她不再期待,她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外面,寄托在一个未知的存在上。 这不是普通的干扰。电波来自恒星方向,来自她当年瞄准的目标。警告的内容让人毛骨悚然。有人听见了。更可怕的是,对方在劝阻,仿佛知道危险已近。 任何一个冷静的人,此刻都会感到恐惧。外星的存在不再是幻想,而是清晰的事实。警告写得这么直白:不要回答。意味着一旦继续,就可能招来灾难。 可叶文洁没有恐惧。八年的等待在这一刻爆炸。她不是科学家在收信,而是一个孤独的灵魂在迎来回应。那条警告,在她眼里变成了一种确认:宇宙里真的有别的文明,真的有人能回应地球。她热泪盈眶,心跳加速,完全沉浸在狂喜之中。 面对警告,她没有犹豫。理智告诉她应该停手,常识提醒她危险无比,但情绪彻底淹没了理智。她看见的不是风险,而是救赎。 她重新启动发射机,加大功率,重新调试,向着同一个方向,把更强烈的信号推送出去。信息明确、直接,不再隐藏。她在信号中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表明了地球的坐标,表明了自己愿意合作。 那是第二次背叛。 第一次,她背叛的是人类的集体意志;第二次,她背叛的是对方的善意提醒。对方说“不要回答”,她偏要喊出“我在这里”。 电波再次穿越宇宙。这一次,她不再是试探,而是彻底把大门敞开。她知道风险,也知道自己无法回头。她相信,人类社会腐烂到不可救药,只有外力才能打破死局。她把希望押在未知文明身上,把命运交给一个看不见的存在。 那一刻,她是冷酷的叛徒,也是狂热的信徒。她选择用地球的坐标,敲开星际的门。 1979年之后,红岸基地继续运作。外界一无所知,人类依旧在自己的纷争里打转。战争、对抗、冷战继续,人们忙于现实,没有人意识到,宇宙的另一端,已经有人盯住了地球。 叶文洁守在基地,看着仪器,期待更进一步的回复。她心里清楚,已经无法回头。那条电波可能需要数十年、数百年才能到达目的地,但只要有一天回声传来,人类的命运将彻底改变。 外表上,一切风平浪静。她沉默,隐忍,埋下秘密。可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暗流已经启动。人类以为自己是孤独的,事实上早已暴露。 八年前的发射是一根火柴,八年后的回复是一句警告,而她无视警告的再次发射,则是彻底点燃火堆的动作。文明与文明之间的碰撞,从这一刻开始进入倒计时。 历史并未留下明文的记录。只有叶文洁一个人清楚,她把地球放在了星际舞台中央。她笑过、哭过,最后选择继续沉默。因为她知道,自己的选择已经无法更改。

0 阅读:1
槐树芳草涯

槐树芳草涯

槐树芳草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