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放行中欧班列后,又一国站出来,对华喊话:从我这过运量翻倍 波兰这边的边境终于

纸短情长啊 2025-09-27 00:18:27

波兰放行中欧班列后,又一国站出来,对华喊话:从我这过运量翻倍 波兰这边的边境终于松口了,9月25日凌晨,马拉舍维奇等几个关键口岸重启,堵了13天的中欧班列总算能动起来了。这事儿得从上头说起,9月12日到16日,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搞了个“西部-2025”联合军演,波兰那边以安全为由,直接把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全封了。结果呢,300多列货运列车卡在路上,车上装的都是从中国发出的电子产品、机械零件啥的,价值好几十亿欧元。企业那边急眼了,物流公司像Dimerco这样的,得赶紧想铁海联运的备选方案,从俄罗斯圣彼得堡转德国汉堡,花的时间和钱都得多出一截。波兰副总理克日什托夫·什莱赫奇纳后来表态,说这是临时措施,现在军演结束了,就得赶紧恢复。说白了,这封锁不光是安全考虑,背后还有地缘政治的影子,波兰总想借机给白俄罗斯施压,顺带拉中方趟浑水。但事实证明,这种操作对谁都没好处,贸易链条一断,欧洲那边等着货的工厂也得停工。 这波操作刚平息,哈萨克斯坦那边就坐不住了。9月23日,副总理兼国民经济部长塞里克·茹曼加林在彭博社的采访里,直截了当对中方放话:欢迎中国货物从我们这儿过境去欧洲,运量还能翻倍,从现在的450万吨干到1000万吨。这话搁在当下,时机抓得准。波兰一闹腾,中方自然得盘算备用路线,哈萨克斯坦正好卡位在中亚,中间走廊这条道儿本来就热乎着。茹曼加林没绕弯子,他点明路径:中国货从哈国出发,转阿塞拜疆、土耳其,再进欧洲。这不光是喊喊口号,哈方今年上半年,跨里海的集装箱流量已经翻番,达到2.4万TEU,去年同期才1.2万。数据摆在那儿,哈萨克斯坦的铁路系统升级得快,中线走扎雷克到阿斯塔纳,南线过阿拉木图,这些节点都加了新泊位和扫描设备,效率高了不少。 你得承认,哈萨克斯坦这步棋下得实诚。过去几年,中欧班列北线因为俄乌冲突卡壳,南线和中线就成了主力。哈国不是光说不练,7月份他们跟中方签了中线升级协议,9月南线正式开通,首趟班列从阿拉木图拉出来,直奔欧洲。结果呢,2025年头7个月,哈国段的货运量涨了62%,直接破450万吨大关。相比波兰那边的反复,哈萨克斯坦稳得住,它的地缘位置好,里海东岸的阿克套港今年加装了新起重机,海铁联运顺溜多了。企业反馈,过哈国的货,延误率低,关税也透明,不像有些地方总出幺蛾子。茹曼加林还提了“中间走廊”的全套计划,包括铁路、公路、海运一揽子,目标是把哈国从内陆国变身物流枢纽。到2030年,这条道儿的总容量能到1100万吨,现在的4.5万吨只是起步。 说起中哈贸易,这俩国家的关系越来越铁。2024年,双边贸易额冲到440亿美元,中国稳坐哈萨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宝座,甩开俄罗斯好远。哈国以前经济靠石油天然气单打独斗,现在多元化了,中方投资拉动物流和制造业,去年哈国铁路从中国运来的集装箱涨了63%。今年2月,双方又签协议,目标把铁路货运量从3200万吨推到更高,今年头几个月已经超过去年同期13%。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联合国大会上也表态,支持中国全球发展倡议,说这套方案接地气,能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地。托卡耶夫不是空谈,他推动哈国加入“一带一路”,结果中间走廊的货流量从2021年的35万吨飙到2024年的410万吨,今年预计还得翻。 波兰这事儿闹得,暴露了欧洲供应链的软肋。中欧班列一年运值250亿欧元,占中欧贸易大头,封13天就让上千家企业叫苦。波兰政府一开始硬扛,说是为反击白俄罗斯的移民压力,但经济账算不过来,华沙的物流园区空荡荡的,失业率还得涨。最终让步了,重开边境后,第一批列车凌晨就过关,海关那边加班加点清关。但中方没闲着,9月23日刚开通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从中国北部港口直奔欧洲,全程18天,比传统路线快一半。这条北极航线走俄罗斯北部,避开黑海和波罗的海的麻烦,首航载了上千TEU的货物。其他备选也上马了,像成都到欧洲的新线路,缩短到30天,哈萨克斯坦的跨里海段正热火朝天建。 哈萨克斯坦的喊话,不光是为拉生意,它自己也受益匪浅。中间走廊一火,哈国GDP能多出一截,去年物流业贡献了7%的增长,今年头几个月,路运和铁运都涨了82%。中方企业进哈国建厂,带就业带技术,哈萨克斯坦从能源出口国转向中转站,经济韧性强了。相比之下,波兰的封锁操作,短期看是政治得分,长期是自损。欧洲议会那边有声音批评,说这影响了欧盟的绿色转型,中国货里有不少光伏和电动车部件,卡着不让过,碳排放反倒高。哈萨克斯坦没这些弯弯绕绕,它直接说,安全性更有保障,因为路线避开了高风险区,保险费都低。长远看,中欧贸易多元化是王道。俄乌冲突后,北线暂停,中间走廊就成了香饽饽。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纸短情长啊

纸短情长啊

纸短情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