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知青戴建国不顾家人的反对,迎娶傻姑程玉凤为妻。新婚夜,戴建国哭着解开

南风意史册 2025-10-01 19:51:03

1979年,知青戴建国不顾家人的反对,迎娶傻姑程玉凤为妻。新婚夜,戴建国哭着解开她的衣扣,谁料,程玉凤却抬手给了他一拳。          “那个傻姑又在发疯了!”1975年,黑龙江畔的黎明村,寒风凛冽。一个剃着光头的女子赤脚奔跑在冻土上,眼神空洞,犹如枯井。   知青戴建国远远望见那道身影,心像是被冰锥刺穿——那是他曾经深爱的程玉凤!   他清楚记得,一年前离开时,她还扎着两条乌黑油亮的长辫,眼睛如山泉般清亮。如今她却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宽大的旧棉袄空荡荡挂在身上,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她吹散。   时间倏忽退回1969年8月,17岁的戴建国第一次踏上黑龙江畔的黑土地。   “你是从哪儿来的?”一道清脆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戴建国回头,看见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姑娘,正歪着头打量他。她的眼睛亮得像浸在水里的黑葡萄。   她就是程玉凤,村里有名的巧姑娘,绣花、山歌,无一不精。   从那以后,戴建国总在劳动间隙“偶遇”程玉凤。她带他认野花野菜,指给他看江水最清亮的地方;他则给她讲上海的外滩、城隍庙,南京路上望不到头的霓虹。两颗年轻的心,在北国的长风与田野之间,悄悄靠近。   1974年冬,戴建国获准回沪探亲。临行前,程玉凤送他到村口,反复叮咛:“建国,要写信,早点回来。”她眼里噙着泪,像是有千言万语却哽在喉间。   戴建国并不知道,他离开之后,程玉凤的父母收下了邻村一户人家三百块彩礼,逼她嫁给四喜子。那年月,三百块钱是一户农家大半年的嚼用。   嫁到婆家那天,程玉凤就疯了。她哭一阵、笑一阵,将新房里的红喜字撕得粉碎。当夜,她被送进医院,诊断书上写着:精神分裂症。   1975年秋,戴建国返回黎明村。再见她时,她蜷在墙角,眼神涣散。他眼泪霎时涌出,就在那一刻下定决心:要照顾这个因他而毁了一生的姑娘。   “你疯了?要娶个疯子?”同屋的知青拉住他,“马上就能回城了,别犯糊涂!”   戴建国摇头:“若不是因为我,小凤不会这样。我不能丢下她。”   1997年10月,戴建国带着妻儿回到上海。面对骤然繁华的都市,程玉凤惶惶不安。她三次离家出走,最长那次失踪了两天。戴建国和儿子蹬着自行车寻遍大街小巷,最终在火车站的长椅上找到蜷成一团的她。   在戴建国三十年如一日的照料下,程玉凤的病情渐渐好转。她学会做饭、打扫,每两周给黑龙江的父母打电话,还能写简单的信。尽管雷雨夜她仍会害怕得躲进衣柜,但已慢慢能自理生活。   2009年,戴建国与程玉凤已相爱四十载。儿子戴亮在上海汽车集团工作,成家立业。戴建国常对儿子说:“要像爸爸爱妈妈那样,去爱你的妻子。”   某个阳光温柔的午后,戴建国陪程玉凤在小区散步。她忽然停下脚步,轻轻拉住他的手:“建国,这些年,辛苦你了。”   她的眼睛清澈明亮,仿佛四十年前那个扎麻花辫的姑娘倏然归来。   戴建国怔住了——三十多年来,这是她第一次如此清醒地唤他。他紧紧握住妻子枯瘦的手,眼泪模糊了视线:“不辛苦,只要你好好活着,就不辛苦。”   阳光穿过梧桐叶隙,洒下一地斑驳。两位白发老人牵手慢行,身影渐渐融进上海弄堂温暖的烟火气里。   这段跨越三十三年的爱情,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有日复一日的守望。戴建国用他一生的坚守,诠释了何为爱,何为责任。   信息来源: 荆楚网-楚天金报|生死相依33载 与“疯”妻的特殊爱情     文|知又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0
南风意史册

南风意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