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美媒发现不对劲了,除了稀土以外,中国手里还有一张王牌没用,那就是美国的

韫晓生 2025-10-03 17:49:14

[中国赞]美媒发现不对劲了,除了稀土以外,中国手里还有一张王牌没用,那就是美国的医药供应链,尤其是救命药的原料,几乎全都来自中国,一旦中国开始管控,后果不敢想象。   (信源:上观新闻——美国各界坐不住了?“抢购”中国医疗物资,要先下手为强……)   美国似乎找到了一个安心的答案:印度。这个被称为“世界药房”的国家,每年向美国出口价值240亿美元的仿制药,看起来是个完美的备用方案。   但这层窗户纸一捅就破。一位印度药企高管一针见血地形容自己的角色:“我们就是中国原料的包装车间。”这话毫不夸张,印度高达70%的药物活性成分(API)依赖中国。   这根本不是一个多元化的供应链网络,而是一个底部牢牢扎根在中国的金字塔。就连生产司美格鲁肽这样的前沿药物,印度也离不开中国的原料。指望印度来“解渴”,更像是在缘木求鱼。   真正的危机,远不止几桶原料粉末那么简单。80%的阿莫西林,90%的布洛芬和氢化可的松,这些数字背后,是美国整个制药工业生态的彻底萎缩。   想在美国重建一座工厂?这简直是一场噩梦。你需要的不仅仅是土地和工人。发酵菌种要从上海来,提纯设备要从天津运,就连包装线上的传感器,也得指望深圳。甚至,连建造发酵罐的钢材,都得从中国进口。   这还没算时间和金钱。建造一座符合FDA标准的新工厂,至少需要5年时间和20亿美元。而最终,这些成本都会转嫁给消费者,导致药价飙升230%,一颗布洛芬卖到20美元不再是天方夜谭。现实是,全美国,只剩下最后一家阿莫西林工厂在苦苦支撑。   更可怕的是,这种控制力并不需要通过“全面断供”这种粗暴的方式来体现。中国的回应永远是“市场规律”,劝告对方不要“将贸易问题政治化”。   但真正的杠杆,藏在细节里。海关可以将出口许可的状态变为“审核中”,仅仅拖延两周,就足以让美国的急诊室陷入瘫痪。据说美国公司的订单被放进了“高风险清单”,需要提交30页的文件,而欧洲客户的订单却畅通无阻。   这种手法在稀土领域早有先例,当时中国的出口调整让宝马、大众的欧洲配件商直接倒闭。讽刺的是,华盛顿曾对部分中国药品征收145%的关税,本想打击对手,却无意中帮助中国淘汰了低端产能,促使其产业升级,转向了利润更高的抗癌药和心血管药领域。   这场发生在云端的博弈,最终的震感会传导到每一个普通人的手中。华盛顿流传着一个笑话:“如果明天感冒药消失了,最先恐慌的会是五角大楼。”这背后是真实的军事焦虑,从F-35飞行员到航母舰长,他们的健康都系于这条脆弱的供应链。   而在民间,感受更为真切。堪萨斯城的一位药剂师眼睁睁看着氢化可的松乳膏的批发价一周内翻了三倍;迈阿密的医院不得不把布洛芬掰成两半发给病人;还有无数慢性病患者,开车穿越边境去加拿大囤积胰岛素。   社交媒体上,“没有中国美国人就吃不上药”的标签获得了上亿浏览量。白宫开过紧急会议,军方在盘点止血棉这类医疗库存,医院也在清点自己的药房,但这一切都无法改变一个残酷的现实:美国的药品库存,据说只够维持三个月。  

0 阅读:43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