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边防战士魏德友,回山东老家相亲,因为长相英俊,上门相亲的女孩排成长队,他不紧不慢,放出话去跟我结婚可以,只需答应1个条件!谁料,条件一出,吓跑一大群女生。 边防战士魏德友回山东老家相亲,因为长相英俊,上门提亲的媒人差点踏破门槛。可这个一身军装的年轻人面对络绎不绝的相亲对象。 不紧不慢地提出了一个条件:“跟我结婚可以,但要随我去新疆边境安家。”这句话像盆冷水,瞬间浇熄了姑娘们的热情。 有人嘀咕“那地方苦寒荒凉”,有人摇头“离家太远”,最终只剩下一位叫刘景好的山东姑娘坚定地站了出来。她或许没想到,这个决定会让两人在萨尔布拉克草原相伴半个多世纪。 刘景好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新家的情景:火车换汽车,汽车转驴车,窗外的绿色渐渐被戈壁滩吞噬。魏德友说的“家”,其实是戈壁滩上挖出来的地窝子。 半地下的小土坑,顶上搭几块木板,晚上能听见狼嚎。新婚之夜,煤油灯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土墙上,刘景好偷偷抹了眼泪,却始终没说过后悔。 这里的环境比想象中更恶劣。冬天西伯利亚寒风卷着积雪能埋到腰际,夏天蚊虫猖獗到能咬烂皮肤。 魏德友每天清晨揣块馕饼,背上军用水壶和望远镜出门巡边。沙土路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他却用脚步丈量出20多万公里巡边路,相当于绕地球5圈。 1987年那个暴雪夜。魏德友巡边时遭遇白毛风,积雪没过膝盖,视线里只剩白茫茫一片。他挣扎了5个多小时,最后被边防官兵发现时已冻成冰人。 刘景好用雪搓了他整夜才唤醒他的知觉。这样的险情数不胜数:与狼群对峙、跌落马背摔断腰椎、在沙尘暴中迷路……但老两口从未想过撤退。 魏德友最愧疚的是父母去世的消息。因为大雪封山,家书延迟了三个月才送到。当他赶回山东时,只能对着新坟磕头。 刘景好站在一旁默默流泪,她知道丈夫把对家人的亏欠都化为了守边的执着。 随着边境设施现代化,无人机和电子围栏早已覆盖草原。有人问魏德友为何还要徒步巡逻,他指着心口说:“有些东西机器代替不了。”他熟悉这里每道山脊的轮廓,能分辨出牲畜脚印的新旧。 57年来他劝返上千名临界人员,堵截上万头越界牲畜,未让一起涉外事件发生。 他们的土坯房变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女儿魏萍也接过父亲的望远镜继续巡边。老人每天仍要坚持去看界碑,用袖子擦去173号界碑上的风霜。 刘景好则在院里种下树苗,她说这些树会像戍边人一样扎根边疆。 当夕阳掠过芨芨草,85岁的魏德友依旧蹒跚行走在边境线上。他守的不是一段土石路,而是刻在生命里的信仰。那句吓跑众多姑娘的结婚条件,最终成就了一段跨越60年的忠诚守望。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时代楷模魏德友先进事迹》 人民网《一生戍边守初心》 解放军报《魏德友:为国戍边 初心不改》 塔城地区行政公署《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央广网《生命不止巡边不止的魏德友》 退役军人事务部《“活界碑”魏德友—— 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相亲又出新鲜事…………近日安徽阜阳,催婚的尴尬事,经人介绍.一35岁男子和2
【16评论】【8点赞】